小孙女自从放了寒假,就住在爷爷奶奶家。这几天,小孙女忽然有了惆怅,不只一次地说:“唉,我又要回莲花了,又得上学了!”莲花是爸爸妈妈的家,她觉得爷爷奶奶的家,才是她的家。
我试图走进孩子的心里,尝试孩子的所思所想,于是,我问她:“宝,为什么不愿意回爸爸妈妈家,为什么不愿意上学?”
她说:“在爷爷奶奶家多好啊,爷爷奶奶什么都依着我,我每天还可以挨着奶奶睡觉,奶奶抓住我的手,我抓住奶奶的手,奶奶还和我一起听故事。夜里奶奶还经常给我盖被子,盖上被子后,奶奶还会轻轻地拍拍我,还会轻轻地摸摸我的头,这些,都使我感到舒服。我喜欢奶奶,喜欢依偎在奶奶的怀抱里,喜欢被奶奶的手抚摸着的感觉。”
听了小宝的这些话,我感到慰藉,也感到温暖。我想,八岁的孩子,多么懂事,又那么懂得情感!
我又问,“宝,那为什么不愿意上学呢?”她说,“我最不愿意上某门课,因为那个老师很凶。”
我又告诉她,“每个老师的脾气性格不一样,说话的口气也不会相同,但老师的目的都是好的,都希望自己教出的学生学习好。奶奶也当过老师,奶奶有这方面的体会。”
听到这里,她扬起稚嫩的小脸,对着我狡黠地一笑,“奶奶放心吧,这些我都懂,我会好好学习的。”
昨天下午五点多钟,爸爸来把她接走了。临走时,我们互相搂抱着,我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后背,她安慰我说,“奶奶,周末我会过来住的。”
孩子走后,我好像很不舍,也有点伤感,我感到夜里睡觉,没有了小孙女的陪伴,床的那边空空荡荡,我的心也是空荡的。
其实,我的儿媳对孩子是很耐心的,孩子和爸爸妈妈的感情也很好。我的小孙女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学习也很好,还是班委。每天放了学,她都是先做作业,做完作业再玩,不用别人催促。并且,孩子跟着我们,我们也不是无限度的娇惯和溺爱她,我们也控制她看电视看爱派的时间,顶多在她的要求下,放宽几分钟,让她看到某个节点。
我想,孩子为什么这样依恋爷爷奶奶,尤其是依恋奶奶。她说爷爷有时候吼她,奶奶从来没有吼过她,她从小就说奶奶是她的超级好朋友。
对于乖巧的孩子,给于爱就够了,即使小孩子有时候任性,那也是应该的,性格使然,只要给予应有的指点教育就够了,何必对孩子态度不好呢?
我爱我的宝宝,我从来不会对她发火,更不会说刺伤她感情的话。并且,孩子从父母处得到的爱,和从祖父祖母处得到的爱是不一样的。父母为了培养教育孩子,会对孩子严厉一些,这是应该的,而祖父祖母就不应该再严厉了,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慈爱。孩童时代的爱,对一个人的成长太重要了。
我不由想到萧红作家在她的《呼兰河传》里写到:她得到的所有的爱,所有的快乐,都是祖父给予她的。无论她怎样顽皮,怎样恶作剧,怎样破坏,祖父从不生气,总是给予她引导和慈爱。祖父死了,她的快乐也没有了。
萧红自幼丧母,父亲性格乖戾,19岁因不满包办婚姻离家出走,之后一生与贫困苦难为伴。爱的缺乏,造就了她寂寞的童年;漂泊的凄苦,注定了她一生的苍凉。在她不到32年的短暂生命里,留下了近70万字的作品,她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与张爱玲等并称“民国四大才女”。
只可惜,因为缺失的爱,造成了孤独寂寞的性格。也因为孤独和寂寞,使她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爱孩子吧,所有的人!爱孙辈吧,所有的祖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