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阅读了《深度思维》第六章第三节系统的非常规特性,第四节从更宏观的角度解决问题和第五节良性循环是怎样构造出来的。
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经常平是分解的、还原型的,这种理解方式假设整体等于部分之和,只要理解了各个部分,整体也就被理解了。但事实上系统思维则要求我们时常留意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系统并不等于部分之和,一旦把这些联系切割开,系统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所以我们要注重理解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例如排球场上的六个队员,如果相互配合默契,那么它是一个系统优秀的团队,它就不是简单的六个队员之间的相加。
我曾看到过这样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就是完全把部分与整体割裂开来。某军战争期间俘虏了一个战俘,后来他得了一种病,左手烂掉,他请求敌人把他的左手送回他的祖国,敌人很感动,就照做了。不久他的右手也烂掉了,他也请求将右手送回祖国。再后来他的左腿也被截肢,这一次,当他要求把腿送回祖国时,却遭到了拒绝。他很不明白,敌人很郑重的说,我们怀疑你在有计划地分期分批的逃跑。我们之所以觉得可笑,就是因为敌人队伍犯的错误,就是把部分与整体割裂了开来。
部分与整体的差距可以是数量,也可以是性质是。
系统思维是动态的。
系统思维中的因果是循环的,模糊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解决问题呢?
这就引出了第四节从更宏观的角度解决问题,根据系统智慧,做出大胆的反常行为,要改变系统架构。利用系统思维来解决问题,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步,绘制系统动力图。第二步,识别那些可以调整的节点和流向。一般来说,涉及人的价值观、信念、思维方式和情绪的东西都是可以改变的,而生理性、物理性的规律则不容易改变。第三步,改变那些可以调整的节点和流向。打开自己的大脑,塑造一个开放的心智,敢于并习惯于承认自己的局限于错误,然后做出与众不同的决定。
那良性循环是怎样构造出来的?设计系统结构,做一只无形的大手。系统循环不仅会带来问题,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为自己构造一个良性循环,需要经历两个步骤,第一步,在大脑中规划出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第二步,按照规划去一步步地执行这个系统。
比别人发展得更好,还享受的更多,这就是系统思维的智慧。我们可以利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对自己的职业成长,人生规划都进行良性循环系统的设计。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9471/c2f5be44534c59b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