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玥
在金庸的武侠体系中,江湖中各门各派武功浩瀚如烟海,纷繁复杂,恐怕连神仙姐姐王语嫣也未必能厘清所有脉络。
一,儒释道思想
然而从金庸著作本身体现的哲学来看,主要有儒,释,道三大体系。
儒释道三教合一也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条主要脉络,本文将试着从该角度对金庸武学体系进行分析。
儒释道坐像二,武学的层次
儒释道各派的武功看起来包罗万象,自成体系,但仔细分下来不外乎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技,技能(Skills),技能一开始就是定式,各门派最基础的入门功夫,犹如围棋里的定式。
各派一开始都是按照定式循序渐进。比如少林,入门拳法十八路,内外器械三十六门,绝技七十二项。
武当也是由武当长拳入门,逐渐到绵掌,震天铁掌,器械剑法等。
再比如华山派的剑法,你出一招“苍松迎客”,我回一招“有凤来仪”。华山派资质一般的陆大有学到第五年才学到”有凤来仪“。
按这个速度,每一门功夫变化少的有数十种,多的在一千以上,要将这些招式尽数学全了,就算不习内功,只学招式,也得数十年功夫。
然而即使招数学全了也不一定成得了一流高手,还是华山派首徒的令狐冲出去照样被采花大盗田伯光打得屁滚尿流,躲到群玉院避灾。
在技能里能练到顶级已经殊为不易,比如少林七十二绝技,能够掌握一门七十二绝技,已经是江湖数得上数的高手了。
第二层,术,方法论(Methodology)
再往上一层就是术,也称法门,往往不再拘泥于招数的规范和形式,而更多在于方法论和运用。
比如少林的易筋经,讲的是呼吸吐纳和气息的运行
独孤九剑,总决式就有三百六十种变化,“破剑式”,破天下所有有型剑招,等到第九式“破气式”学全,对身负内力气功的高手也有破解的法门
乾坤大挪移,对力的运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属于对牛顿经典力学的灵活运用和人体潜能的激发。
能够达到术的境界,江湖上已经是寥寥可数了。
第三层,道,既哲学(Philosophy)和思想(Theory)。
术之上就是道,如各派武学所依托的哲学思想。
佛门是以佛经为基础,比如九阳神功的九阳真经是夹在楞伽经中达摩手书的一部经书;
道则主要是对老子和庄子的经典的阐述,逍遥派的北冥神功有大量对庄子“逍遥游”的引用;
儒派比如侠客行的侠客行神功,隐藏在李白的侠客行诗句之中
要达到第三层的道,除了天资奇遇之外,更多的在于思考和悟性。
武功的高低还在其次,更多的是对事物运行规律的阐述,归纳,概括,抽象。
比如写乾坤大挪移的高人,内力虽强,也只达到第六层的高度,但他凭着对武学的理解写出了第七层。
单从武功强弱来说,这位高人未必比得过张无忌,然而从道的角度,又比张无忌强得多了。
三,修行的悖论
从武学的修行,绝大多数门派都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譬如少林派,通常入门之后先学少林长拳,熟习之后,再学罗汉拳,然后学伏虎拳,内功外功有相当根柢了,可以学韦陀掌,或者大慈大悲千叶手。练到顶级就是少林七十二绝技龙抓手拈花指之类。而这绝技,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全的,要看个人的天资及勤奋程度。
鹿鼎记中的般若堂首座澄观,八岁便在少林寺出家,十一岁上起始练少林长拳,而且运气极好,拜在名师座下,七十余年中潜心武学,从未出过寺门一步,直到五十三岁时,才学会了一指禅。
潜心修炼了四十二年,才学会了一指禅这一门绝技。不但如此,以四十二年练成一指禅这速度,在少林寺千余年来竟然排名第三。
更奇的是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自达摩之后竟然从来没有人练全过。最多的一人,也只不过练到十三门,被称为十三绝神僧,少林建派数百年也仅此一人而已。
如此一来,少林寺的武功就赤果果的违反了人类的学习曲线。按学习曲线,应该是越学越快啊,怎么反而越来越慢呢?
金庸在小说中对少林派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的内功心法都是互相不兼容的,“般若掌有般若掌的内功,摩诃指有摩诃指的内功,大金刚拳有大金刚拳的内功,泾渭分明,截不相混。”
要学会七十二绝技,除了天资勤奋为必要条件外,必须以佛经为基础。少林七十二绝技,每学会一门,暴戾之气便增加一分,必须要靠相应佛经的学习才能化解暴戾之气,从而能够继续精进修行。如果忽视佛法的学习,重武轻佛,即使几百年不世出的天才也会因各绝技之间不兼容的内力无法调和而武功尽废。
如此一来就产生了一个悖论:
要学更多的绝技就必须要学习更多的佛经。学习了更多的佛经,增加了智慧的修为,又不再需要学习更多的绝技了。
从这个角度,少林的十三绝神僧过于执着于执念,别的高僧练了五六门绝技就悟到的道理,他老人家练到十三门也未必弄明白了。
更为奇特的是,如果练习七十二绝技不以相应佛法化解,再强行修炼更高层的易筋经,甚至会有走火入魔的风险,连吐蕃国师鸠摩智这种大高手也着了道,武功尽废。
可见要练习更高层次的武学,光靠在初级层次练得更多更苦是远远不够的,犹如游戏中打怪练级一样,一直打同一层次的怪,获得经验是递减的,直至最后0经验,纯属浪费时间。
四,道
那么最高层的道都在讲些什么呢?
譬如“九阳真经”是夹在楞伽经中达摩手书的经书: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讲的是如何“以我为主”
“……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从身能从心,由己仍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已动。劲似宽而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讲的是如何以意运劲,蓄势而后发先至。
正出神间,忽听得碑林旁树丛后传出一阵铁链当啷之声,一人诵念佛经:“是时药叉共王立要,即于无量百千万亿大众之中,说胜妙伽他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义净译佛说妙色王因缘经,讲的是因果关系,有因才有果。
能达到这个境界的就更少之又少,万中无一了。
五,七十二绝技还是九阳真经
如何才能修炼到更高的层次呢?
金庸小说中修成绝世神功多在以下几种状态:
须放下执念:鸠摩智,萧远山,慕容博无一不是绝顶高手,惜在执念太强,一旦放下执念,便能立地成佛。
须置之死地而后生:神照经,狄云在濒临死亡的情况下才能够破茧成蝶,练成神照经。
须舍才能得:比如葵花宝典(偷笑)
无相我相:小无相功
物我两忘:九阳神功
神功的修炼往往是在逆境中成功的。
六,职场修行
个人职场的修行和武学修炼类似,在大企业中,工作职责被划分的非常细,每个人都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兢兢业业做着本职工作。
也经常听到困惑觉得本职工作已经做得非常熟练了,想去尝试些新的不同的事情,以及困惑该如果提升到下一个层次。
尝试不同事物本来是不错的,但要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和为了什么而去尝试新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很快的阅读,阐述,归纳,抽象并模型化的能力,能将经验和学到的东西快速的模型化并演绎应用到新的事物上,这样即使失败也能很快的总结并掉头。
为了尝试新事物而尝试的结果往往是在同一层次打转,打怪打得再苦再累,然而并没有实质的改变。
要提升到下一个层次,唯有在思想上和境界上下功夫,置之死地而后生。敢于舍弃掉自己已经运用熟练的方法,而去尝试更高层次的内功心法,对已经有一定积累的人尤其困难。唯有打开思维的局限,不停的对事物运行规律进行阐述,归纳,概括,抽象,演绎,才有可能提高自身的修为,从而打开进入下一个层次的通道。
想练七十二绝技还是九阳神功,更多取决于你想达到的目标和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