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想问问那些会玩手机的朋友们,你们多长时间刷一次朋友圈?
看过一个数据,现代人基本平均7分钟会刷一次朋友圈,初次看到这个数据时吓了一跳,心想没有那么多吧,可是仔细想想,抱着手机的时间似乎确实超过了你做的所有其他事的时间。
那些零碎的时间看起来似乎没有占用你的大段时间,但是却使你因为刷手机的碎片时间打乱了很多原本应该在既定计划里完成的事情。
我曾经也是手机控,微博,朋友圈,滑动翻阅,试图在别人的动态里找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可是每当花了时间去刷朋友圈之后,发现对自己并没有带来什么价值时,便深深的陷入苦恼中,而正在梳理的手头上的工作,也会因为刷朋友圈搁置或者拖延。

二
再后来,意识到这种每次刷朋友圈并不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时,果断关闭了朋友圈。
一开始是不习惯的,怎么个不习惯呢?拿起手机,打开微信,准备点朋友圈,可是发现没了那个页面功能,才会想起原来自己关闭了。
而且这种不自觉隔几分钟就会发生,但是当我习惯了几天这种变化,发现每次点开没了的那个功能时,下次再点开的几率就慢慢减少了。
以前因为经常点开,所以手指跟大脑的反应已经形成了一种连贯效应,当大脑反馈出那种刷朋友圈的信息时,手指就会不自觉的滑开手机。
而几次的这种习惯被外界阻挠以后,就会形成另一种反向的习惯,也就是不再去点朋友圈,因为你的脑海里已经没有了那种意识。
再说说我不再看别人的朋友圈以后。
以前刷朋友圈,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当别人在朋友圈里晒自己的生活,幸福,社交时,自己往往会产生羡慕,这种羡慕就会导致一种与自己生活的对比,从而陷入到一种不如别人的思想危机,即便知道很多晒出来的有可能是假象,但就算是一种假象,内心深处也会觉得这就是自己想要达到但是没有达到的一种状态。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关闭了朋友圈之后,不再去看别人的生活,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用花更多的时间去羡慕别人 的生活。
以前没有关闭朋友圈的时候,总想着从别人的生活或者工作状态找出一点“蛛丝马迹”,和自己有相同的苦恼时,便找他聊聊天,寻求内心的认同感,或者白天如果没时间刷朋友圈,也会在下班回到家从头到尾刷一遍,生怕漏掉什么重要的事件。
现在,不再关心他人,只关心自己,因为自己已经明白别人的生活是别人的,自己的生活才是触手可及的。
以前听到手机震动的声音,立马条件反射的掏出手机,看看有什么重要的消息,现在不同了,不再刻意去关注手机上的消息,因为如果是重要的消息,在这个互联网这么发达的时代,会有其他人想法设法用尽方法告诉你的。
而自己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摒除杂念,适时的关闭信息通道。
至今,我已经很久没有再打开朋友圈或者微博了,也没有因为这些而错过什么重要的事件,最重要的是,因为没有了这种事情去占用时间,反倒多出来很多大块的连续的时间,让自己更加专注和高效的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我想,现在的自己,越来越让自己净化,没了朋友圈,但却找到了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