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糊涂仙自律行动第12天,早起第81天,早起时间:5:37

晚上吃过饭,赶紧陪爽哥玩耍。职场宝妈也挺不容易的,白天忙着上班,难得的上五休二又被改成了上六休一,陪娃的时间愈加的少了。所以一直挺珍惜和娃在一起的时光的,其实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比如看书,听课。虽然这些事情也都挺重要的,但娃在面前,还是会选择陪他一起游戏。以前是个手机控,为了减少被手机占用的碎片时间,也为了给娃做个好榜样,现在陪娃的时候已经可以很少拿手机了。
若是没有提醒,多数情况下爽爸看爽儿有娃陪伴了,一般他则喜欢靠在沙发上“刷”手机。有时回复工作事宜,有时浏览网页,大多时候则是看朋友圈。今天看他聚精会神的盯着手机之余,偷偷瞥了一眼,哈哈,某人又在刷朋友圈了。没有责备,没有讽刺,对之笑笑,想到了自己。
关闭朋友圈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说说感受。第一次有关闭朋友圈的想法是从阅读三只青蛙创始人―司马腾的文章开始的,被他的自律精神深深感动,也萌生了关闭朋友圈的想法,但仅仅是想法而已,内心一直有些惶恐不安,总觉得真的关闭了朋友圈会不会错过好多消息,自己会不会渐渐的“out”了。后来阅读小七的“简文”,再次遇见一位关闭朋友圈的自律达人,终于下定决心,并且付诸行动,关闭了两个微信号的朋友圈。
转眼离关闭朋友圈已经两个星期了,起初有些不习惯。打开微信的时候,总是时不时的点到“发现”一栏,然后才惊觉朋友圈的入口已经被关闭。于是回复完消息变会放下手机,忙其他的事情,偶尔非得抱着手机也是看“简书”等优质的APP了,其实这些时间都是原本用于刷朋友圈而转移过来的时间。
关闭朋友圈,减少了碎片化时间的付出,取而代之的是阅读,写作等更好的习惯养成。关闭了朋友圈才觉察到原来朋友圈的动态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百分之八十五的朋友动态一般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些消息严重占据了我们的碎片化时间,而对于剩余的百分之十五的有价值信息,自己则会在定期某个时间专门点击进入,去了解他们之前的动态。
PS:今日大盘指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