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散文想法
读庄子《秋水》三 丨原创

读庄子《秋水》三 丨原创

作者: 李西村 | 来源:发表于2019-07-06 16:18 被阅读4次

李西村学而有感五

前篇链接:读庄子《秋水》二丨原创

秋水答问(3)

读庄子《秋水》三 丨原创

海若在前两次答问中,指出不可自以为是,亦不可陷于感知经验。河伯便发出第三问,觉知以外的“他是”是否成立?

河伯曰:“世之议者皆曰:‘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是信情乎?”

北海若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故异便。此势之有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不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为在从众,不贱佞谄;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戮耻不足以为辱;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闻曰:‘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约分之至也。”

读庄子《秋水》三 丨原创

河伯问,世间有议论说最细小的东西没有形体可寻,最巨大的东西不可限定范围,这样的话是真实可信的吗?事物的判断标准,既不在我的经验感知范围之内,那它会不会在我的感知经验范围之外呢?小到无形,大到无边,这是人的感知经验无法到达的地方。

北海若说,从细小的角度看庞大的东西不可能全面,从巨大的角度看细小的东西不可能真切。精细,是小中之小;庞大,是大中之大;不过大小虽有不同却各有各的合宜之处。这就是事物固有的态势。所谓精细与粗大,仅限于有形的东西,至于没有形体的事物,是不能用计算数量的办法来加以剖解的;而不可限定范围的东西,更不是用数量能够精确计算的。可以用言语来谈论的东西,是事物粗浅的外在表象;可以用心意来传告的东西,则是事物精细的内在实质。言语所不能谈论的,心意所不能传告的,也就不限于精细和粗浅的范围了。

你说的那个至精、至大,莫可名状。那么,只要言论能说出,思辨能达到,那就不是至精或至大的。“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言论和思辨不能达到的,就不可能再有大小精粗的衡量标准。如此,那个在人类感知经验范围之外的“他是”,也就不能成其为“是”了。

再转为人理:“大人之行”这一段,阐释圣人如何对待是非。

“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不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为在从众,不贱佞谄;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戮耻不足以为辱”。

所以能体察大道的人不求闻达于世,修养高尚的人不会计较得失,清虚宁寂的人能够忘却自我。这就是约束自己而达到适得其分的境界。庄子泯是非齐大小,要世人别陷入到相对是非的无限追逐当中。

海若指出“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世间的所谓是非、善恶、大小、贵贱分别,统统没有标准,也都站不住脚。而世人推崇的仁义礼法,也没有依据。可是,庄子否定社会常态判断系统,他所说的体察大道及修养高尚又如何来判断?既然是非、善恶、大小、贵贱全然没有标准,那世人存在于世间又该如何自处呢?

河伯由此发出四问。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读庄子《秋水》三 丨原创

    李西村学而有感五 前篇链接:读庄子《秋水》二丨原创 秋水答问(3) 海若在前两次答问中,指出不可自以为是,亦不可陷...

  • 读庄子《秋水》四丨原创

    李西村学而有感六 秋水答问(4) 述前,海若向河伯阐释了不可自以为是亦不可陷于感知经验,而觉知以外更无清晰参照界限...

  • 读庄子《秋水》九 丨原创

    李西村学而有感十一 秋水(9)孔子游于匡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惙。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 ...

  • 读庄子《秋水》十丨原创

    李西村学而有感十二 秋水(10)公孙龙问于建牟 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

  • 读庄子《秋水》十一 丨原创

    李西村学而有感十三 秋水(11)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

  • 《庄子·秋水》今译(原创)

    河伯与北海若 秋天,山洪汹涌,百川奔流汇入黄河。径流大而急,水雾蒸腾蔚然,两岸及水中沙洲的牛马万象,都融入水雾,化...

  • 读《庄子·秋水》有感

    关于庄子的著作,说来惭愧,只读过台湾蔡志忠先生的漫画版《庄子》一书,文言文版本的,曾买过,翻开几页字面意思过于深奥...

  • 读庄子秋水有感

    很喜欢这篇文言文读了好多遍,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相当经典了。 这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吧,无已,无功,无名,逍遥于天地间...

  • 读庄子之秋水歌

    石青山 秋水时至百川灌, 大河流满直向东, 渚涯不辨牛与马, 洪波已至北海头。 河伯欣然吹牛逼, 天地之美尽在己。...

  • 《庄子•秋水》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只怪自己组织还不学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庄子《秋水》三 丨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ap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