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联机共读
联机共读11期-3.1-苏文炳

联机共读11期-3.1-苏文炳

作者: 行走的大饼 | 来源:发表于2018-04-29 21:35 被阅读0次

    一、如何理解流量就是市场?

    流量就是市场,这是第一节的第一句话。

    如何理解?

    在传统的线下门店时代,决定一个商家竞争力的是人流量。

    一个开店铺的老板,最希望看到的场景就是,自己店铺的顾客永远排着长队,熙熙攘攘,这说明店里的生意好。

    而顾客往往也会根据一个店铺的人流量,来反推这家店的到底值不值的消费。人流量多,一定程度说明值得,反之,则可能不值。

    所以我们更愿意将店铺开在人流量多的地方。

    比如我们常说的商圈、旺铺。

    这些商圈、旺铺,是我们日常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场所,也可以称之为市场。

    这是百度百科对市场的解释: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这个市场逐渐转移到了线上。

    比如天猫、京东、当当、拼多多……

    当我们都在网上消费的时候,人流量逐渐不再是决定一个店铺竞争力的唯一因素。

    逐渐取而代之的则是网络流量,所以,作者在书中说:“网络流量已经成为商家获客的主流渠道。”

    他举的例子是天猫的广告词:“没人上街,不代表没人逛街”……

    所以,随着市场一部分转移到线上,“流量”的核心也从人流量逐渐演绎为网络流量。

    武侠小说有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套用一下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流量,有流量的地方就是市场。

    二、网络流量的3个困局

    作者在书中,将网络流量划分为两个阶段,PC端阶段和移动端阶段。

    但是这两个阶段,网络流量最终都走向了同一个终点:垄断。

    比如PC端,刚开始获客成本几角钱,最后被新浪、搜狐、淘宝、百度等巨头垄断80%的流量,成本陡增。

    后来发展到移动端,线上线下的渠道被打通,移动互联网逐渐覆盖了人们的衣食住用行。

    但是移动端的流量盛宴,也集中到了一些豪门:比如BAT、TMD……

    获客成本经历了几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过程。

    这种局面下的初创企业普遍面临三个问题:①流量少;②流量贵;③流量陷阱。

    1、流量少:

    比如广告成单率很难提高、转化率不高、优质流量竞价也买不来多少等等。

    原因在于:

    ①市场已经被挖的差不了,流量少是必然;

    ②竞争者越来越多,鱼多了,水就浑浊了。

    2、流量贵:

    现在流量对创业者而言,是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

    比如:百度涨价、今日头条涨价、微信软文涨价。一篇大V软文5-10万,有的甚至超过70万。

    原因在于:

    ①流量增速放缓,流量成了稀缺品;

    ②流量被巨头垄断,呈现畸形的状态。

    3、流量陷阱:

    流量作弊让很多广告主不敢投放数字广告,企业对数字广告行业的不信任达到了临界点。

    比如有些微信5W+阅读的稿件,可能只有300多个真实阅读。

    三、破局

    所以问题来了,创业者在这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得生存?

    1、到农村去

    线上的流量已经被充分挖掘,不妨试试“下乡”深耕线下。

    首先,线上无疑已经没有爆发式增长的可能;

    其次,我国农村人口将近一半,随着互联网的渗透,农村还潜藏着巨大的流量。

    比如OPPO和vivo,就在三四线城市、农村大量开设门店,赢得了流量增长;

    但是,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也逐渐将手伸到了农村的广袤土地上,最终的结局,还是会逐渐演变成巨头垄断的形式。传统企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流量之困。

    作者在这一节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刷墙热”,如图:

    联机共读11期-3.1-苏文炳 联机共读11期-3.1-苏文炳 联机共读11期-3.1-苏文炳 联机共读11期-3.1-苏文炳 联机共读11期-3.1-苏文炳

    2.品效合一

    “品”是指:用品牌带增长;“效”是指:以效果为导向,比如SEM、SEO等等。

    所以,品效合一就是:

    既要看到品牌的声量,又要看到效果的销量。

    产品要带动品牌声量的提升,品牌推广本身也要有销量增长。

    尤其在移动端,这是破局之道,也是避免浪费的方法。

    四、方法:流量池

    就流量而言,更多的动作在于获取;

    而流量池更注重存续运营,强调用一批用户,找到更多用户。

    这是流量与流量池的区别所在。

    所以,从流量池的角度来看,企业的破局之道在于两点:“急功”&“近利”。

    “急功”就是要快速建立品牌,打响品牌知名度,切入市场,获得流量。

    “近利”是在获取流量的同时,快速转化成销量,带来实际的效果。

    这两种方法,在目前的局面下,可以说是比较实用的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联机共读11期-3.1-苏文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ya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