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也是婆婆的忌日,婆婆在这个世上比公爹多陪伴子女们14年,过世的时候享年90岁,欣慰的是神志一直都处于清醒状态,在子女们的陪伴下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给我们留下无尽的思念。
公婆都是典型的军垦一代,51年公婆刚刚结婚几个月还在蜜月期,公公应召入伍去了大西北,而婆婆这个刚过门的新媳妇听从新婚丈夫的建议,勇敢地走进学堂开始读书写字。因为天资聪颖小学毕业就被留在学校当教员,自食其力养活自己。
而公爹因为文化程度较高,所在的部队就地转业后公爹被分在牧区当畜牧技术员,六年后婆婆有机会支边,小夫妻分别6年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终于团聚在一起,像大多数第一代军垦战士那样在边疆生儿育女。
他们不过是普通的父母,却各有千秋,值得子女尊重。
注重教育的公爹
我结婚的时候,公爹刚刚退休,他不像一般的同龄人去打麻将、打扑克而是酷爱看书,《当代》《十月》常年订阅,而各种小说深藏不露,借一本出来都很难——每次只给借一本。
据老公解释:“老爹希望我们几个读书出成绩,可是哥哥初中毕业就工作了,弟弟高考落榜选择参军,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还特意把我送回老家复读,望子成龙的心理一般人不能比拟。”
“你们可真让老爹失望了。”我还忍不住调侃老公。
“这不又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了。”还真是这样,公爹给他的大孙子购买了很多书籍。
我们的女儿出生后,公婆主动承担了带宝宝的重任,让我俩没有后顾之忧。
公爹那一代人非常节俭而且计划经济,进城一块钱的公交车都舍不得坐,一直坚持骑自行车进城办事,后来不方便骑车时改成了步行。
尽管公爹有点重男轻女还有点老学究,可是对孙辈的成长倾注太多的心血。
我家女儿从小的积木等益智类玩具都是公爹按照孩子的年龄顺序购买,不同的季节给孙辈们口服驱虫片,熬板蓝根预防腮腺炎,只要不发烧不让孙辈们注射抗生素,一直坚持用中药液治疗,就像护理小羊羔一样。
平时帮子女们带孩子,小病他就自行处理尽可能不耽误子女们的工作时间。
帮我们带孩子依然我们拒绝我们给生活费:“孙子吃饭不要钱,你们大人不经常过来吃饭就好。”
公爹长期在牧区工作,习惯吃羊肉喝牛奶,可是孙子们在的时候家里订的牛奶优先孙子们喝,周末孙子们被接走后,他老人家才能享受到牛奶。
可是意外却来得太突然,公爹突发脑梗救治后瘫痪了,生命的最后几年一直在床上度过,虽然婆婆照顾的很细心,周末子女们也轮换着护理,依然很遭罪的。
不扫兴的婆婆
婆婆给我的直觉就像《戈壁母亲》中主人公李月季,被同龄人尊称司务长,晚辈叫她一声“司务长阿姨。”
可能是远离家乡这么多年的缘故,婆婆给孩子们年年都过六一还拍照,每年拍一张全家福,可是她自己却没有过过生日。
结婚这些年公婆一直对我很好,又帮我们带孩子还不要生活费,我就顺理成章给他们过生日,而且亲自做手擀面庆祝。
虽然每次婆婆都说:“过生日真麻烦。”但开心却表现在脸上。
有一年的生日我有事去得晚顺手买了一捆荞麦挂面替代手擀面,嫂子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竟然说道:“这种面不太好吃。”
我抬头看看婆婆,没想到婆婆十分肯定的语气:“怎么不好吃,荞麦面降血脂还降血压,以后多吃这种面。”嫂子讪讪的不再开口,我心里也十分受用。
孩子上高中那几年婆婆陪读,中秋那晚我和老公赶到那边过节,本来计划出去吃个便饭,孩子执意请奶奶去肯德基店,也许在孩子的认知里肯德基就是好东西。
汉堡、披萨、薯条、炸鸡、可乐上来,婆婆十分给力不多说什么,老公悄默默给婆婆端来一杯温开水。
女儿天真地奶奶:“奶奶,好吃不?”
“好吃,好吃……”婆婆从来不像有的老人家,“有什么好吃的?”
回到家我做了两碗面条:“我没有吃饱,吃面条补充一下。”老公也配合着老人吃了一点面条,婆婆胃里才舒服一些。
孩子无外地上学后,我们经济上有所缓解决定给婆婆买一套养老房改善居住条件,签完合同婆婆给她的老同事炫耀:“我说不买房,老二媳妇不听非要给我买房……”那份自豪无法用语言形容,其实想表达的不过是儿子儿媳孝敬我的。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年,几个子女轮流陪伴婆婆,轮到我们家的时候,我尽可能做家乡饭给婆婆:面叶、馄饨、胡辣汤、卷卷子……无论我做什么婆婆都说:“你做的饭最和我的口味。”这话让我听着舒心。
生命倒计时那几天按照婆婆的要求把寿衣让她过目,她要求把我女儿十年前买给她的那间红色外套带走。
其实婆婆一生都不喜欢红色衣服,而这件衣服不过是我女儿初二那年外出旅游从外地带回来的,一直压箱底。
嫂子曾经建议:“你不喜欢红色,还不如挂到熟人的服装店处理掉。”
“那怎么行,孙女大老远给我带回来的,我将来当老衣穿。”孙女的心意她领悟了,不想佛了孩子的心意。
公公婆婆不过是寻常的老人,可是他们的为人处世却值得同龄人借鉴:从来不在外人面前诉说家事,维护着大家庭的和谐,多子女家庭怎能没有矛盾?
公爹是文化人的受益者,后半生重视教育从子女身上辐射到孙辈身上。
婆婆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太太,无论子女们发自内心为她做事,一直都是配合的态度,从来不扫兴还乐在其中。
尽管公婆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留给我们的念想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只会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
愿公婆安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