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文萃天地风采奇诗趣文
【读曲笔记】广陵散.赏析

【读曲笔记】广陵散.赏析

作者: 8936f3ce4082 | 来源:发表于2019-03-25 00:37 被阅读18次

这部作品表现的是这样一段故事:聂政的父亲替韩王铸剑,误了期限,为韩王所杀。 聂政为报父仇,用十年时间,练就一手卓越的琴艺。 韩王召聂政进宫弹琴取乐,聂政乘韩王听琴不备,于琴腹中出其所藏匕首,将韩王刺死。

《史 记》所记与本曲 “情节" 有所不同: 聂政为严仲子收买,刺韩相侠累身亡。无论据何种传说,均属激昂愤慨之声无疑。
现存之 《广陵散》,全曲基调深沉、 粗犷、 质朴而气魄宏大,是当时一首十分杰出的乐曲,也是篇幅最长的古琴曲之一。

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 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开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这一部分以刚劲有力的泛音和带有叙事性的音调开始, 表现聂政的不幸命运与君主的残暴无德。

第二部分包括正声十八段, 是乐曲的主体部分。 着重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画了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为父报仇的执著。这一部分从“徇物第八” 开始,先在低音区运用按滑音,时松时紧、 顿挫跌宕的节奏,表现一种压抑郁愤的情绪。 然后,逐渐积蓄力量,直到“冲冠第九”“长虹第十”,终于像沉睡的火山,迸发出炽烈的岩浆——以古琴的最强烈的拨剌手法,在一、二弦同音奏出慷慨激昂的音调。 “会光第十六”,则是以泛音与散音高低音区的强烈对比、同音急促的反复与节奏逐步的紧缩,表现出一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而“投剑第十八”,则运用拂的手法,给人以破竹裂帛般惊心动魄之感。

第三部分包括后序八段,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

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发展变化。 一个是见于 “正声”第二段的 “正声主调”,另一个是先出现在大序尾声的 “乱声主调”。 正声主调多在乐段开始处,突出它的主导作用;乱声主调则多用于乐段的结束,它使各种变化了的曲调归结到一个共同的音调之中,具有标志段落、 统一全曲的作用。综观全曲, “纷披灿烂,戈矛纵横”,愤慨不屈,气势磅礴,风格独特,结构庞大,浩然之气贯注始终。

相关文章

  • 【读曲笔记】广陵散.赏析

    这部作品表现的是这样一段故事:聂政的父亲替韩王铸剑,误了期限,为韩王所杀。 聂政为报父仇,用十年时间,练就一手卓越...

  • 广陵散

    第一章 . 广陵散的诞生及流传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中国古代的十大古琴曲之一,著名的大型琴曲。说起广陵散,...

  • 读余秋雨《遥远的绝响》

    读余秋雨《遥远的绝响》 一曲《广陵散》成为遥远的绝响,嵇康也随着琴声永远的离去。 一生追...

  • 《广陵散》偶思

    细雨天、江南夜;披衣伫立窗前,斗室的音响中流淌出的是古琴曲《广陵散》的珠玉之音和浩然之气。 《广陵散》琴曲最早出现...

  • 《读曲歌》赏析

    【按】将这篇与《西洲曲》对比着看,我们就可以发现诗歌风格的巨大差异了。这篇有汉子味道,表达爱都是打打杀杀,风...

  • 广陵散

    广陵散(散文诗三章) 冯琳 《广陵散》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中国著名的十大古琴曲之...

  • 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

    文/快乐心 广陵散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

  • 挣扎了几千年的自由

    见 《广陵散》作者:刘义庆 原文:嵇中散(嵇康官职中散大夫)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

  • 《广陵散》之今生传奇

    《广陵散》为慢商调。“广陵”,今江苏扬州一带;“散”,即操、引、曲的意思。广陵散全曲演奏特点为“声多韵少”,其结构...

  • 乱世中的洒脱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曲笔记】广陵散.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yp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