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管理日志写给自己的进化史想法
职场|说你比较虚的时候,其实是在说什么

职场|说你比较虚的时候,其实是在说什么

作者: 几0一 | 来源:发表于2019-07-09 08:04 被阅读1次
    你我都深处自我认知陷阱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做个人的考核评价的时候,你畅所欲言谈论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却收到的是评价者给你的“不务实”的点评。而当你所汇报的事情无比的详实、琐碎,以至于每个细节都清清楚楚的时候,又会听到让你要“思路更宽点,不要拘泥于小事”。

    对于这样的问题,你会怎样面对,是根据第一种情况去调整自己,让自己更加细致和深度,还是让自己跳出谨小细微和在于细节。

    而对于这两种场景最常见的争论,就是“务实”点好,还是“务虚”点好,这也是一直困扰着自己的问题。这个矛盾在最近又开始让自己产生了怀疑和反思,明明自己已经做了很大的改变和调整,为什么还是会被误解,究竟是自己的原因,还是说外界的评判有问题。

    在最近的一次工作述职上,每个汇报者都对于自己年度的工作成绩、个人的优缺点、个人最出色的表现案例,以及个人对于接下来的工作计划的规划做了阐述,其中各自评价指正参半。而在小D的汇报结束之后,A领导给出的点评让小D很大的触动,一度又开始重新怀疑自己。

    A领导说到:“说的很好听,有的说了一个样,做了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可能说了一百分,但是做出来只有六十分”。

    这样的评价对于小D来说无疑于否定,虽然能够听到给予他的点评,可以让他在之后的工作中能够有针对性的调整,但是这让小D依稀记起了之前的同样的评价,不由得会给他一种没有任何改变的自责。

    还有一次同样是来自于另一位B领导的转述,他暗自告诉小D,C领导也曾和他提及小D,说:“有时候太虚,不够务实”。

    而在那次之后,小D也有对于自己进行改变,尽可能少地去说话,要说就是有关工作和细节的内容,尽可能少地去少一些空洞、口号和抽象的大话。

    本以为已经改变了身上的那种“虚”的成分,而在这次的点评后,让小D感觉到自己并没有认为的那样不同,一度让他感觉非常的失落,并且有点迷茫。他想,连自己都搞不清楚什么是务实,什么是务虚,为何却总有人将这样的标签加在自己身上。

    虚实有没有对错

    在后来的交流中,我深度地同他询问述职的细节,并问他关于领导说了什么的时候认为他比较虚。

    他说:“在谈到个人的未来发展规划的时候,领导着重谈到大话、空话”。

    我问:“能说的具体一点吗”?

    他说:“比如第一点,我说加强团队成员的帮带工作,打造学习成长创新型团队,从而保证帮带人员的进步提升,使其更好地胜任工作,以及认识到更明确的职业规划”。

    我说:“我知道这是你真实的想法,你认为表达上面还可以怎样去说,听的人更知道你想说什么”?

    “我就是想说团队的作用很大,要重视团队成员的训练”,他回答。

    我问他:“如果你是领导,你希望下属的汇报是什么样的”?

    他突然明白说:“我希望听到的是具体的、细致的、有时间的、实际的事情的,就是管理上说的SMART原则”。

    “比如,通过每周安排专业培训,让各岗位人员可以熟悉并且强化自身的技能,从而更好地做好工作”,他接着说。

    我继续问:“这样就够了吗”?

    他想了下补充道:“我会安排每周五晚上的时间,分为设计、施工、材料、安全四个模块内容,对于新员工分一个月时间进行培训和实际操练”。

    “我会在培训后先做给他们看,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并且对于过程中的问题给予他们反馈和总结”,他越说越能说。

    我说:“现在看来你大概知道应该怎样汇报了”。

    “那还有什么内容被领导提疑了吗”?我继续问。

    “我还说了第四点,即确保完工之日为送审之日的审计推进工作,确保做一个项目完成一个项目,从而保证项目的现金流”,“当我说这句话的时候,领导讲你说的太官方了”,他说道。

    我说:“那你现在会怎么说呢”?

    “现在看看确实言之无物,如果再说我不会这样表达”,“应该是,我在项目80%阶段开始收集过程的材料、隐蔽、图纸等资料,并且在95%的时候完成这部分工作,确保在100%能够顺利送到甲方处。再制定审计时间节点,争取15天内完成工程量的对接工作,15天完成对审争议解决问题,并在最后7天拿到审定报告”。他说起了完工之日即是送审之日的思路。

    他接着说:“我会根据合同,每月25号上报甲方进度款申报,并且7天内完成核对签字确认。之后跟踪甲方财务付款流程,遇到每个环节有问题,马上寻求相应的领导支撑”。

    我说:“作为领导,你更喜欢听到哪种回答”。

    他笑着说:“第二种有细节,有方法,有思路,有内容,肯定更具有操作性”。

    认知需要匹配正确场景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也可以试着解释“务实”和“务虚”的概念,所谓务虚,也就是说的做的都比较虚,不实在。所谓务实,就是“干的实在”,有实际的行动和贴近现实。

    对于个人来说,我想与其纠结于要“务实”,还是“务虚”的好,更重要的是能够分清听众,分清楚实际的场景是怎样的,然后“见人说人话”“在什么山唱什么歌”。

    最近听的很有启发的一句话,“不还原就无法看到本来面目,不抽象就无法深入思考”,这说的是“抽象”和“具象”的区别,也可以同类对比我们谈论的“务虚”和“务实”的概念。

    其实,务虚就有点抽象的味道,就是对于现实诸多事实、现状、场景的规律总结和提炼,从而更加具有概括性和通用性。通过这样的思考,可以对于个人看待问题的视角更加的开阔。

    而务实就更像是具象的意思,也就是对于现实问题,能够用更加具体的,有方法指导的,有实际操作的,根据具体工作问题展开的。通过这样的执行,能够看到实际的每个过程和细节,保证结果更大程度接近预想。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领导者和领袖人物,通常都是使用所谓的价值观和使命类的“务虚”语气。而对于类似于经理人,或者最下层的执行人员,更重要的不是做“虚”事,更重要的是将顶层设计的理念付诸实际行动,需要的是高效的执行力。而只不过有没有“虚”的事情,用实际的行动做出来,不然就真的是假的和忽悠。

    就像曾仕强老师所说,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是更加务实的,讲究实际的方法和套路。而东方文化更加的包容和变通,没有绝对的正确和分明。就像对于“虚”和“实”,“抽象”和“具体”,中间其实还存在大片的灰色地带。追求绝对的分界,就会和现实存在相违背,最终反而让自己陷入混沌和迷茫,不知自己该如何行动。

    所以,不是简单的哪个对,哪个错。而只是你身为不同的身份、角色、位置,需要相应地做出和自己适合的言行,不然就是不和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场|说你比较虚的时候,其实是在说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kt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