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读书
日更笔记《人格心理学》12.2 人本主义流派相关研究:孤独

日更笔记《人格心理学》12.2 人本主义流派相关研究:孤独

作者: 码农肥波 | 来源:发表于2019-01-31 19:30 被阅读8次
    《人格心理学》Jerry M. Burger 陈会昌译

    本章是人本主义流派的相关研究

    • 自我表露
    • 孤独
    • 自尊
    • 独处

    (本篇包含“评价:“孤独”)

    孤独

    有相关研究发现,现在社会越来越孤独。有研究表明,孤独在大学校园中也越来越多,虽然看起来都是人,但在一项研究中75%的人说他们从一开学就感到孤独,超40%的人表示自己的孤独感达到了中等或严重程度。孤独感反应了现实存在的焦虑和寻求生活意义的需要。

    一、对孤独的界定和测量

    孤独不是孤立,有些孤独的人一天大部分时间身边总是有人的。孤独涉及我们对社会交流的多少和交往质量的知觉。一个人的社交圈子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孤独就会出现。你可能很少与人交往,但只要你对这种交往感到满意,你就不会觉得孤独。

    在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眼里,说起孤独,他们往往会想到那些单身或者没有恋人的人。但是在那些强调与家人和社区联系的亚洲文化中,这种孤独的原因并不普遍。因为集体主义强调一个人在更大的社会网络中的位置,所以在这种文化中,孤独感更容易降低个人的幸福感。

    虽然孤独感会随着环境变化而产生或消失,但研究者还发现,孤独可以被看做是一种相当稳定的人格特质。也就是说,虽然人人偶尔都会孤独,但是有些人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另一些人则对孤独具有免疫力。同其他人格变量一样,孤独的易感性也有跨时间的相对稳定性。研究者已经编制出评价孤独感倾向的个体差异的几种人格调查表。

    二、长期孤独的人

    对孤独与其他人格变量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表明孤独高分与社交焦虑、自我意识的高分以及自尊和果断性的低分相关。孤独者更可能性格内向、焦虑,对拒绝敏感,更可能出现抑郁。孤独的高分数还和悲观以及消极情绪有关。孤独感还给健康带来风险。

    三、孤独的原因

    孤独者对有意义的社会交往的需要为什么会不断地遇到挫折呢?研究者查明了可能导致长期孤独的两个特征:消极预期和社交技能差

    孤独者常常带着消极预期进入社交活动:这次社交活动和以前多次的一样,不会有好结果。

    长期孤独的人往往社交技能形成得较差。还有研究者考察了孤独者和非孤独者的自我表露的方式。研究发现,孤独者的自我表露通常比他们的谈伴少。他们通常不懂得何时该自我表露的多或者少的规则,别人不是觉得他们有些怪异,就觉得他们很冷漠,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附录:《人格心理学》笔记索引

    1. 什么是人格
    2. 人格研究方法
    3. 精神分析流派:佛洛依德流派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4. 佛洛依德流派:相关研究
    5. 精神分析流派:新佛洛依德注意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6. 新佛洛依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7. 特质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8. 特质流派:相关研究
    9. 生物学流派:理论、应用与研究
    10. 生物学流派:相关研究
    11. 人本主义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12. 人本主义流派:相关研究
    13.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14.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相关研究
    15. 认知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16. 认知流派:相关研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笔记《人格心理学》12.2 人本主义流派相关研究:孤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rl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