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隐喻

作者: 静谧安然 | 来源:发表于2021-11-01 20:02 被阅读0次

大树与小树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就像大树与小树,小树在大树的不远处生根发芽,大树担心小树被风吹倒、被太阳晒伤、被雨淋感冒,于是努力伸出枝丫为小树遮风挡雨。小树慢慢长大,开始埋怨大树遮住了它们头顶的阳光,限制了它们的成长,大树很伤心,知道小树需要经历风雨才能长大,可是伸出去的枝丫已经收不回来了。

大树与小树

作为大树,在小树小的时候就应该与它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让小树生长在自己的阴影下,小树需要的仅仅是陪伴和鼓励。

港湾与帆船

港湾与帆船

当孩子长大了,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就像平静的港湾与帆船。想孩子留在身边,又希望孩子能扬帆远航。作为帆船终归是要扬帆起航的,留给港湾的是无尽的牵挂与期盼。

老家与新家

老家

当孩子成家了,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变成了老家与新家,每年一次的重聚变成了一种奢望,每一次的分别都可能是永别。我们能教给孩子的,就剩下了一句话:注意身体、知足常乐。

相关文章

  • 教育的隐喻

    大树与小树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就像大树与小树,小树在大树的不远处生根发芽,大树担心小树被风吹倒、被太阳...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

    当前,我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立,反映了知识隐喻的对立。“应试教育”的知识隐喻——“知识百宝箱”说显...

  • 2月第15篇:《教育与永恒一》2020-02-15

    教育的隐喻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说:不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思想和行动中,日常生活中...

  • 成长思维

    “生长”是教育最好的隐喻,杜威的教育观中有一句经典的就是“教育即生长”。 教育是为学习服务的,不能助人生长的教育就...

  • 《感召力》-2

    二、如何用隐喻征服本能脑 【梗概】 针对本能脑的需求特点,采用好的隐喻方式:拟人隐喻、旅程隐喻、天气隐喻、食物隐喻...

  • 失败的中国语文教育(三)

    (此文系按照《记忆内部化实验》要求所作) 好的语文教育即活的隐喻。 ...

  • 发现组织的根隐喻

    什么是隐喻?隐喻就是隐藏起来的比喻,隐喻思考也可以说就是用比喻思考。根隐喻就是根子上的那个隐喻。隐喻是隐藏起来的比...

  • 10.25-发现组织的根隐喻

    正确使用根隐喻,不要过分强调隐喻,避免根隐喻产生的副作用!

  • 课程草稿

    ? “课程”一词的由来 在西方,“课程”一词原意是“跑到”,转义为教育术语,隐喻为“一段教育过程”。 把课程用于教...

  • 关于洞穴隐喻与教育的关系

    洞穴隐喻就是说 设想有一个大洞有一个长通道与外界相连 它可以阻挡所有的光,而一组囚徒也就是象征着人 被束缚着动不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的隐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wz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