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每天翻看朋友圈,在朋友圈里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动态,每个人的动态都体现着他们关注事物的方向。有一些熟悉的人,也知晓他们生活中的情状。但总觉得朋友圈里的他们模样要好看许多。
1
小梦是我过去的一个同学,酷爱在朋友圈里晒各种各样的信息。今天翻来一本书,要在朋友圈里打卡,一副博学努力的样子。明天朋友送一个礼物,要在朋友圈里留念,一副感动友情涕零的样子。后天母亲节,要在朋友圈里写长长的祝福语,一副天下唯自己是孝子的样子。现实中的她又是什么样子呢?
生活中我看到她,一年只回家一次,每次停留不足一周时间。每到春节的时候,她如候鸟般从一个城市迁徙回农村的老家,短暂的相聚应该和父母多聊聊才对,但她看不惯土灶台上的油烟飘散,看不惯其母洗脸不抹护肤品的习惯,所以她人虽然回来了但待在家的时间很短很短。因为一有时间她就跑到别家聊天,跑到街上闲逛去了。不知道每次在家静下来的时候,她想没想过她在朋友圈里逢节日时对亲人的祝福和思念。
有时候和小梦聊天,就有种抑郁难受的感觉。有一次看她在朋友圈里晒读书的信息,那本书正好是我看过的《活着》。我也是闲来无事就在微信上和她聊天,聊《活着》。她说“我都不知道这本书为什么能被评为经典,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不就是一个人活着其他人都死了吗?余华也是比较幸运,估计那时候写作的人比较少留下的作品少,所以余华这作品才被称为经典。如果是现在,网上的写手那么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写作者,比他优秀的网络写手多了去了,余华这作品也就早被其他作品淹没了。”我想辩驳经典存在的价值,想陈述《活着》所探求的人生终极意义,想说明网络写手存在的现象。但我什么都没说,只在微信对话框里回复了一个微笑的表情。
有些话题没必要去过多叙说,因为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但是看小梦朋友圈里一本又一本阅读的书,真的希望现实中的她也真的是在涵养诗书,真的是在不断提高自己。小梦朋友圈里的孝顺赢得了不少人点赞,也真的希望生活中她是真的在为父母进孝心。
希望我们每个人圈内圈外都是相同的模样。
2
加加是我的一个亲戚,她很少自己写动态,但每天都会更新朋友圈。她的朋友圈几乎每天都会出现一条甚至几条转发的文章。要么就是“做人得善良”“做人,善良一点不吃亏”“人要学会善待父母”要么就是“父母在,兄弟姐妹一家人”“做人成熟就是要学会适时闭嘴”,经常受这样文章熏陶的人应该思想觉悟会有改变吧?或者说应该是她内心里认可这样的善良孝顺吧?一个人自己认可的东西怎么能够不去执行呢?
生活中的她早把这些每天传播的善良孝顺抛到了脑后。她可以一大早起来就和自己年迈的婆婆公公吵架,只是因为她的公公前天不小心用了她的菜盆。她可以对一个乞丐风言风语,只是因为乞丐不小心踩到了她晾晒的东西。我不知道就这样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就能怨气冲天,吵个不停的人怎么就能够认可善良孝顺这样的美德呢?
哦,也许是她朋友圈里一直认可的这些善良孝顺都是有前提的。前提是不触犯她的个人利益,要求别人善良,别人对她善良。她认可的孝顺是在教育别人要孝顺,她自己可以不孝顺或者说只孝顺自己的亲爹亲妈而不是公公婆婆。人怎么能够如此的狭隘呢?
希望我们的模样也能够像圈内一直信奉的文章中写的那样善良,孝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姿态,也有很多各不相同的模样,但是无论何种面貌,人最起码的言行得一致吧?人最内在的品质得有吧?在这个眼花缭乱的现实世界里,无论混迹于圈内还是圈外,真实应该是我们的模样,真实的自己也不会那么累,也不用去粉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