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朱子晚年定论》03:学养使然还是“晚年定论”

《朱子晚年定论》03:学养使然还是“晚年定论”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4-06-09 22:41 被阅读0次

    《朱子晚年定论》03:学养使然还是“晚年定论”

    前此僭易拜禀博观之敝,诚不自揆。乃蒙见是,何幸如此!然观来谕,似有未能遽舍之意,何邪?此理甚明,何疑之有?若使道可以多闻博观而得,则世之知道者为不少矣。熹近日因事方有少省发处,如“鸢飞鱼跃”,明道以为与“必有事焉勿正”之意同者,乃今晓然无疑。日用之间,观此流行之体,初无间断处,有下功夫处。乃知日前自诳诳人之罪,盖不可胜赎也。此与守书册、泥言语全无交涉,幸于日用间察之,知此则知仁矣。

    何叔京,姓何名镐,字叔京,人称台溪先生,福建邵武人。何叔京生于公元1128年,早朱熹两年。作为与朱熹年龄相仿的朱门弟子,两个人亦师亦友,经常在一起讲论各自的收获。遗憾的是这个何叔京不太长命,只活了48岁。反过来倒推的话,被王阳明收入《朱子晚年定论》的这封书信,成书一定不会晚于1175年,也就是说,写这封信时,朱熹不会超过46岁。对于70岁才去世的朱熹而言,将他46岁写就的书信归为“晚年定论”,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更进一步的,我们来看这封信的内容。这封信显然是朱熹同何叔京两个人众多讨论学问书信中的一封,朱熹上来便讲“前此僭易拜禀博观之敝,诚不自揆。”——先前我曾冒昧地向您谈到泛观博览的弊端,其实我自己也没有多大把握。后面又讲“此理甚明,何疑之有”——这个道理如此明白,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可见,这个阶段的朱熹,虽然努力保持着一种谦逊的学术姿态,对于自己认定的道理还是十分笃定的。换言之,他不是一个不成熟的青年,而是一个有着深厚学养的成年人。

    46岁前,朱熹便在这封写给何叔京的信中写出了“乃知日前自诳诳人之罪,盖不可胜赎也”,我们可以大胆的推定,46岁的朱熹,同垂垂老矣时的朱熹,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甚至在思想上,也没有多大的变动。所谓的忏悔、救赎、临风叹息、自诳诳人,不是什么浪子回头、“晚年定论”,乃是他的学养使然。

    中年朱熹便已经意识到做学问过程中,“自觉”的重要性。倘若为学者在心上不能自觉,仅凭研究义理,仅凭泛观博览,仅凭“守书册”“泥言语”,是不可能有大长进的。所谓圣学功夫,必须在心上求自觉,在事上去磨练,在日用上下功夫。

    先前我曾冒昧地向您谈到泛观博览的弊端,其实我自己对之也么有太大的把握。如今承蒙您肯定,这是何等幸运的事儿呀!然而看了您的来信,似乎对这一错误做法还有不能立刻斩断的意思,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道理已是如此明白,还有什么好怀疑、犹豫的。如果圣道可以通过多闻多见、泛观博览获得,那么世间可以觉知到圣道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小弟我也是近日因为一些事才稍稍有所反省领悟,比如《诗经》中的“鸢飞鱼跃”,程颢先生认为与孟子所讲的“必有事焉勿正”的意思相同,如今才发觉这一说法是无庸置疑的。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大道的充塞流转,本来就没有间断的地方,日常之中无处不是下功夫的地方,由此才知道先前自欺欺人的罪过是无法弥补的。体认圣人的大道与死守书本、拘泥言语穿求文字毫无关系。幸好我能在日常生活中体察、觉知到这一点。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圣人所讲的“仁”。

    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中有《五行》一篇,其中的“仁”字为上下结构,上半部分为“身”,下半部分为“心”。换言之,学者如果不能在日常中“存天理,去人欲”,不能在日常中以身践行,是算不得“仁”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不能从心的“自觉”出发,如果是“违心”的,自然也算不得“仁”。

    回过头来看,朱熹是从故纸堆中杀出来的理学“悍将”,他渐渐意识到仅凭“守书册”“泥言语”断然走上圣道。所以,他“检讨”自己早年的“自诳诳人”之罪,希望学者能觉见到自心的自觉,意识到日常生活才是体悟、修习圣道的根本道场。所谓“大道不离人间”就是这个意思。

    没有什么“晚年定论”,不过是学养使然。也没有什么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门庭厮杀,有的只是“学为圣贤”的根本初心。

    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走下去就是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子晚年定论》03:学养使然还是“晚年定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fi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