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读书人
Lindsay語絮 ❤️阅读 | 《民国风雅事》

Lindsay語絮 ❤️阅读 | 《民国风雅事》

作者: Lindsay語絮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20:54 被阅读369次
文/Lindsay語絮

近两年阅读的大部份书籍的作者都是出生在那个年代。一直都很喜欢读民国时期文人雅士的故事。阅读过《西南联大的爱情往事》、《西南联大行思录》、《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等等。

去年10月份在北京参加活动,刚好电影《无问西东》上映。去影院看了电影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去到了清华校园,或许是出于一种“情怀”吧。对于哪个时代的人物、事迹、书籍,充满了兴趣。

刚刚翻看微博,找到了去年看电影时所写的影评,如下文。

@Lindsay語絮《无问西东》影评: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第一次在北京看電影,《无问西东》国产电影良心剧,感触良多,特別是最近刚看完《西南联大行思录》,许多人的名字耳熟能详,这是一部具有高贵文化气质的电影,四段不同时空的交叉叙事,以传承化圆,讲述了几代文人在不同特殊时代下的命运与选择。深入浅出,却宁静致远。

近来,经朋友推荐接触到两本书,使我对民国时期再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本是白先勇的《台北人》,一本是蒋晓云的《百年好合》,但恰恰,这两本书都不是讲1949年以前的民国。可是这两本书里窜出的那代人的气质和光芒吸引了我,让我再次主动追本溯源去寻找那个时代。

关于民国风雅:

民国是个糟糕透顶的时代,战火连天,纷乱不断,民不聊生,龌龊的时代,政府腐败,国家衰败,哀鸿遍野;

这个一塌糊涂的时代,在100年后会被我们津津有味的聊起?

因为那个时代不仅糟糕透顶、龌龊、一塌糊涂,它还是个大放异彩的时代,那是个黄金时代,各式各样的思想在那时碰撞,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百花齐放。

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我最喜欢的作家都是那个时期的,我最喜欢的作家最好的作品也都是那个时期的。好像那个时代是充满了某种奇特的力量吸引我们去了解,去探究。在不同人眼里,不同人的作品里,不同人的遭遇,给我们呈现的民国是不同的。

我们看到的民国:

有文人雅士的颠沛流离,有晚清遗少们的抱残守缺;有民国风尘女的望江恨晚,有普通底层人的亡命天涯;当然更多的是文人笔下的美好;各种各样的命运在这里交汇,但又各自离开,驶向看不见未来的远方。

我一直觉得文人笔下的民国,根本不是普通人的民国,因为普通人在那个时代就两件事儿,第一,不打仗了,活下去。第二:打仗了,拼命。

而那些被我们津津乐道的文人名士其实各个身世显赫,经常被后人提及的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哪个没出过国,哪个没留过学?在现在这个经济发达的时代,留学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仍旧是一个经济上无法承载的负担,更何况那个人人自危的时代?说白了,那些个文人搁现在也都是非富即贵的。

我们今天回味的民国,有可能就是那个时代有钱人的刀光剑影,张爱玲说她穷,曾不得不为了钱去跟继母要,但是她外祖母可是堂堂李鸿章的女儿。

郁达夫也常哭穷,作品里生活之潦倒可见一斑,但和王映霞婚后不仅买了房子,每月开支200银元,一百银元用于吃,当时一块银元能买60个鸡蛋,他家生活水平可见一般。

但正是文人笔下的民国让我们在回望这个时代时,不至于太痛,不至于太恨,不至于太失望。就像一张牌的两面,那个时代的另一番风貌大抵太粗砺了,我怕我消化不了,所以还是想跟大家扯一下有钱人的刀光剑影,也就是民国风雅。

我的书柜有几十本书是关于民国的,再加上大学时图书馆里啃过的那些,我也成了一个对民国风雅之士略懂的人,随着年岁增长,这些浅尝辄止也消磨在天长日久的生活中,变成了一种直达心底的折射。

我学会了走进那些人物,体会他们的不得已,揣摩他们的每一个选择,也逐渐明白,人生的复杂和曲折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有时候远非一己之力能够控制,更别提收放自如了。如此,便对历史资料中的他们多了一些理解,少了一些苛责,多了一些平视,少了一些仰视。

我想,每一个字都由我亲自确认,敲下,我想,我从人性的角度去拥抱他们,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不!有时候,慈悲比懂得更重要。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气质和光芒,凝视繁华,沉淀孤独,用慈悲直剖民国时代的深度荒凉。

文/Lindsay語絮

系列一:民国风雅之“林徽因和她的朋友圈”

当往事随风,上个世纪30年代,曾经名满京城的“太太的客厅”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为什么说冰心这一辈子如果只有一次刻薄,那这个刻薄便是给了林徽因?

林徽因的社交有多广?这个系列可能涵盖大半民国风雅

系列二:民国风雅之“西南联大”的风骨演进

现在北大清华你争我斗,可是,你们可还记得当年“西南联大”坚守的气节和使命?

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共荣时代,那些有意思的教授们是如何上课的?他们的雅痞又有哪些呢?

系列三:民国风雅之民国衣冠传承

你也许知道中科院的辉煌,可是你知道1948年前后的“中研院”多个学术领域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民国衣冠传承中,出走和留下的那些院士们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史料迸出呢?

系列四:民国风雅之文人雅士的趣事儿

也许我们认为鲁迅是个斗士,可是你知道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打麻将吗?没事儿搓两圈!自古文人相轻,可是你知道吗?文人也爱武斗,梁启超、陈独秀、都曾和人拳脚相向!

系列五:民国风雅之她们谋生亦谋爱

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的情书前段时间再次风靡,可是你认识那个收情书的人吗?那个孤独长久守望着爱的宋清如。

更别提民国校花,民国名媛,民国奇女子,民国名伶,民国闺秀这些一说就能引发兴趣的话题了。

通过书籍查询、历史资料搜集,再由本人的内心进行涤荡整合出的「民国风优雅事」希望带你探究那个时代,体会那个时代的气质和散发的光芒。


愛讀書,也愛旅行;

愛詩詞,也愛Guitar ;

愛書法,也愛写作;

我是Lindsay語絮,看书慢+写文也慢;

请叫我“蜗牛”小姐姐 ❤️

相关文章

  • Lindsay語絮 ❤️阅读 | 《民国风雅事》

    近两年阅读的大部份书籍的作者都是出生在那个年代。一直都很喜欢读民国时期文人雅士的故事。阅读过《西南联大的爱情往事》...

  • 《 27天晨读打卡》| Lindsay語絮 ❤️爱阅读

    前言:发起“晨读” 的想法源于《35天读书挑战群》的小伙伴@董超学(班委)分享关于晨读的习惯,使我收益匪浅,在听完...

  • 20180815

    《读书与读心》于丹老师推荐2018年必读的20本书,看看你读了多少? 文/Lindsay語絮 因为参加第二期《简宝...

  • 絮語

    生命太脆弱,它真的經不起太多的荒廢。如青春、情感、執著的追隨……太多勉勉強強的日子,如堅冰下的泉流,不能盡情奔湧,...

  • 清明絮語

    清明絮語 "別卻春風又一年,梨花似雪柳如煙。 家人預理上墳事,五日前頭折紙錢。" 清明節到了,暮春已近,氣清景明。...

  • 獨行絮語

    作为社群动物的人类,似乎对于孤独有着至深的恐惧;独处与独行,听着便让人畏惧三分,乃至于吃饭、看电影、哪怕上厕所都要...

  • 晚安絮語(2)

    #堅持寫滿100天

  • 晚安絮語(1)

    #堅持寫滿100天

  • 畢業季絮語

    第一次寫,就想隨便寫寫心底話、發發嘮叨而已 偶爾上街,看見穿着校服的人,覺得自己是不是老了(恩,都奔二了)。再也沒...

  • 晚安絮語 37/100

    #堅持寫滿100天

网友评论

  • 穆风的小站:中国文化两个繁荣时期,一是春秋战国,一是清末民国。都是战乱纷争,国家变革,人心思变。春秋战国,出了多少思想文化,百家争鸣。清末民国,是东西方思想碰撞带来的改变。太平盛世,歌功颂德,一切都被体制化了,能出什么成果。
  • 住你心里:民国的小清新!:smile:
    Lindsay語絮:@住你心里 :blush:
  • 闲天信步:大动荡时期春秋战国,民国时期出大师,经济昌盛时期唐朝也出文化风雅
    Lindsay語絮:@闲天信步 博學多识:+1:
  • 华光冉冉:喜欢图片
    Lindsay語絮:@华光冉冉 :blush:
  • 847a4cbbce89:我个人觉得,战国时期和民国时期很相似,只不过我相对更喜欢战国,但你前边写的那部分也正是我想说的,。很不错的文章
    Lindsay語絮:@秦风5258 謝謝鼓勵:blush:

本文标题:Lindsay語絮 ❤️阅读 | 《民国风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gm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