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那一束孤寂的焰火,却温暖着我

作者: 星絮 | 来源:发表于2017-12-20 09:06 被阅读192次

我想,这世界本没有我们什么事,我们穷尽一生,竭尽所能,无非是想在自己的一期世界里(生命里)留下一点痕迹,无论它是什么,才感觉没有枉过。

文/星絮

张爱玲是我的偶像,也是很多文青的偶像,但是我们到底了解她多少呢?直至最近好友谈起,讨论,他告诉我他新近读到的一篇微博,我们才一同感叹到,原来自己并不了解张爱玲。

人生大部分都是注定的,我们只是不觉知,大约要走过大半辈子,经历一些事情,才能恍悟,哦,原来很多事情全都是注定的。

张爱玲的不同寻常的童年和不同寻常的父母,注定了张爱玲独特的儿时,也注定了她对长大成人的世界极端期盼,于是促成了她的早慧或者说是早熟,和她那异常自我的决绝。

长大后,如果说除了大家都认可的卓越才华以外,现在更加能感受到的,就是张爱玲的决绝,虽然大多数人(和我以前一样),对她的了解是——写尽人生悲欢,却也没有遇到良人,于是大抵只记得“人生就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长满了蚤子。”

此照被烂俗的商家用尽了,却少有人穿出她的韵致,加之她睥睨一切的眼神,非张爱玲莫属。摄于1954年香港。网照,侵权删。

很多时候,读《倾城之恋》或者《红玫瑰与白玫瑰》之类的文章,夹杂着潮流与时尚的意味,反倒不能品出她的美妙。而她的散文集《张看》,今日再读,虽不是劈面的惊艳,却觉是散落的珍珠,点点滴滴都折射出不凡的光泽。

爱极了《张看》这个书名,觉得有往里管窥和她思想流露(张爱玲的看法或见解)的一语双关之意,看她的自序才欣然道,哦,原来我也懂她,这就有了作者和读者间最美好的交流。那种,哦,原来我懂你,这便是心有灵犀了。在书中,了解到此散文全集是1977年在香港出版的,七十年代在港台重印多次,是迄今最齐全的散文集子。千禧年之后,此书在大陆重印,篇首加入了几位大作家的评说,其中贾平凹说张爱玲是会说是非的女狐子,木心说她是乱世佳人,实在是点睛之笔,仿佛她活转过来,穿着旗袍,瞪着略有迷蒙的双眼,却有着睥睨一切的眼神,就站在我的面前。

其实,张爱玲是真诚而谦虚的,这在她和胡适先生的通信中便可看出,“我寄来几本,您随便翻翻,看不下去就丢下。”又有“眼前我还想多写些东西,如果有一天我真打算实行的话,一定会先译半回寄了来,让您看行不行。”

别样的美,周正却独特。侵权删。

张爱玲又是果敢而决绝的,常言道,三岁看老。十多岁时,她毅然离开生父(当时还有富贵可享)和继母,投奔生母(物质生活要差很多),为的是内心深处的爱和自由。可是,生母的自私(把爱玲得到的大学学费去赌博)却让她勇敢地走一条大众很少走(偏不)的道路,在那个时代不靠嫁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靠自己,于是她走上卖文生涯。

命运总是眷顾自强不息的人,次年张爱玲的文章即获大卖,从此她便经济独立了,这让她更加自信去面对未知的未来。

有人说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恋爱成伤,遇人不淑毁一生,其实讲得太过了。张在爱恋时期虽然“低到尘埃里,并开出花来”,免不了是女子陷入爱里的症候;而胡之于张,不过是四年的盲目和低智商,以为真的遇见了了解(在张的心中,这点比爱、比性更重要),认清胡的真面目后,便决然而去,不再拖泥带水地痴缠,张给了他一封分手信,潇洒无比,“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随之还给了胡兰成一笔分手费。这位曾经深爱过的女人,当爱情不再时,亦是决绝地果断。这大概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最好的诠释,这恐怕也是当今女人的最好榜样吧。

自爱自恋的模样,即便是一件浴袍,亦有别样的风情。侵权删。

张爱玲在美国有过第二段婚姻,也不长,和美国人赖亚维持了十来年。有好心人又替张扼腕,替她不值,认为赖亚配不上她,我们外人岂知好的婚姻是重质量而非单纯地看时间长度,赖亚对她是真爱,是痴爱,是真了解,这对于张而言,就足够了。于是在这十年里,张爱玲写书、出书、教书,不亦乐乎,这些时光,也是张的自我纵横驰骋的岁月,反是得到了她的现世安稳。她只为自己活,无须要遵从社会的大众普世价值。她的生活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指手画脚,可以说,张爱玲才是真正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赖亚病逝后,张爱玲更加明白生命的真谛。她的后半生,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断、舍、离”的践行者,十分令人敬佩。说来很巧,昨晚看了纪实频道的一个真实报道的片段,上海现在有了一个新的职业叫清理师,就是帮助客户去清理家,规整物品,把不需要的全部处理掉,还原一个清爽的空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不易,一件东西用久了也会有感情,也会不舍,所以往往还是要起矛盾冲突。

温婉如水的皮囊下,却有果敢决绝的心。侵权删。

张爱玲的做法才是彻底的“断舍离”,物质上、精神上和人际交往上(她和这个世界的关联)她无不是如此。名利于她,皆是不屑,哪怕周遭全是趋之若鹜的人,劝告也好,建议也罢,她都是简单而直接的拒绝。八十年代大陆掀起张爱玲热,上海方面邀请她回来演讲出书,她也拒绝。她认为,名利之类都是身外之物,越少越好。她只想生活在自己自由精神的天地里,不再有物质及名利的牵绊,简单快乐,而根本无需顾及别人的看法。

我最敬佩她的是对死亡的态度,那叫一个无畏和洒脱。事先写好遗嘱,理好遗物和遗产清单(版税及稿费等存款近40万美元),简单的交代事项,门口放好钥匙,身份证,自己洗漱干净,换好整洁的衣服,自己躺到那张行军床上去,等待灵魂回归自己的家园。不麻烦任何人,这是何等精彩的自导自演,自己谢幕,这是令人惊叹的完美收稍。旁人以为张爱玲无儿无女,晚年凄惶,生活悲凉,哪知道却是她的刻意而为,凭了自己的心意。以文字道尽世情,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你懂与不懂都无所谓,只我自己明白就行了。

老年张爱玲,摄于美国。侵权删。

即所谓,我的世界我来过,开心过,经历过,沧桑过,成就过,有明明白白我的印记,就好了,和其它人没有任何相干。

没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的,所以我们也无需苛求,能依着自己的心意已是很棒的人生了。张爱玲的文字姿情洒脱,清爽不俗,如多一分嫌胖,少一分又略瘦的美人,刚刚恰好,怎么读都是舒服。而文字亦添她一双慧眼一副翼,所到之处,光耀无比,又给人妥帖的暖。

读那些文字,很多虽已过去八十来年,却仿佛离她很近很近……

永远的怀念。侵权删。

相关文章

  • 你是那一束孤寂的焰火,却温暖着我

    我想,这世界本没有我们什么事,我们穷尽一生,竭尽所能,无非是想在自己的一期世界里(生命里)留下一点痕迹,无论它是什...

  • 烛火

    小小一束烛火, 跳跃着忽闪着, 聚拢着夜的温暖。 黑夜虽然漫长, 烛火也弱不禁风, 却驱赶着夜的孤寂。 摇曳的烛光...

  • 童诗‖等待阳光

    太阳,射下她 那一束束温暖的金光 我贪婪的吸吮着 太阳,你是否知道 为此,我苦等你 一整个寒冷的冬天 当冰冻融化过...

  • 随念

    我想念那一抹阳光似的温暖 可它却一直远离海岸 风一直捎去信儿 它却迟迟不提起你 我流浪在孤寂的荒野 再多寂寞也埋没...

  • 你是冬日里最柔美的光

    我已经太久没有见过和煦耀眼的阳光拉 你是一束光 是冬日里最温暖柔美的光 唤醒我沉睡孤寂的心 你是一盏明灯 指引失去...

  • 我喜欢焰火

    我喜爱焰火 因为它有家的味道 即使背井离乡 看到它便感到温暖 我喜爱焰火 因为即使它生命短暂 却照亮了黑暗的大地 ...

  • 雨中漫步

    雨中漫步,伞是移动的风景,你是孤寂的精灵。 孤寂的是身影,放飞的是思绪。风是柔的,雨是绵的,你只是温暖着一...

  • 为了忘却的纪念

    这世上,总有些眷恋,一往情深,在心里温暖着孤寂的灵魂。即便有些邂逅是短暂的,那份馨香却持久着。 长...

  • 周末赖床记

    小时候,赖床是最爽的时刻,阳光懒洋洋的从窗户里射进我的被子上,那一束束七彩的光夹杂着尘埃的味道似乎要刺破我温暖的被...

  • 最长情的告白——陪伴

    未若柳絮因风起,仲夏黄绿长大时。 你,就是那一束最温暖的阳光 那一年仲夏初识,柳絮飘落在人群中你的身上,而你却轻盈...

网友评论

  • 四合道人:从你的文章中才系统的对她有了大致了解
    星絮:@四合道人 谢谢您的阅读,她的散文集很值得读,行文笔触有味道。
  • 晴空下的雨燕: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张爱玲晚年的照片!!!
    星絮:@晴空下的雨燕 ☺
  • 我叫在水一方:喜欢你写的观点和视角 。可以收入我的《
    作家张爱玲》专题吗?
    星絮:@我叫在水一方 好的,感谢您。
  • 爱瑋儿:我也钦佩她,是真的真实。确实人活大半辈子,有一些事情是命里注定。
    星絮:@爱瑋儿 是啊!谢谢爱主编。
  • 文晓玲::+1::+1:
    星絮:@文晓玲 谢谢晓玲。

本文标题:你是那一束孤寂的焰火,却温暖着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lr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