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固定型思维一部分是从父母那里承接过来的,父母认为,当官的人是勾心斗角、待人不真诚、谎话连篇的人,人品和业务能力差。可是实际未必如此,很多领导沟通协调能力强,情商高,人际关系好,有胆识,懂谋略,敢于拍板承担责任。
父母经常念叨着: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做生意的人都是精于算计的人,财富多了,家族就会多磨难,一般人和做生意的人打交道做朋友会吃亏。实际呢,做生意的人在商海摸爬滚打,有更多的胆识、长远眼光和市场经济头脑,能灵活处理人与事的关系,有值得我们交朋友和学习的地方。
父母从小对我说,你只要把学习搞好,考个好大学就行了,其他什么都不用你做。实际呢,社会一般并不欢迎书呆子,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及情商更重要,想要取得成功,需要敢于尝试、勤于练习,各方面的淬炼不可缺少。
有的固定型思维是我自己得出的结论,比如不能主动,主动会更容易出丑,失败的风险高,害怕被嘲笑。实际呢,主动会有更多成功和展示自己优势的机会,主动和别人交流,会消除别人对我的误解,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孩子小的时候,为了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我要求她练电子琴,她练了两三年就坚持不下去了,我对她说,你看谁谁谁学习又好,弹琴也坚持到九级,就是因为他能够坚持不放弃。我一直认为学习和练琴都不能坚持下去的人,做其他事情也会轻易半途而废,事实真的如此吗?不能坚持弹琴的人就没有前途吗?可能孩子觉得反复弹奏一段曲子很枯燥,不是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优势,只有她发自内心主动愿意去做的事,才能长久坚持下去并获得成功。
当面对问题时,我会不自觉地在父母、伴侣、同事、领导甚至孩子身上找原因,都是因为他们的错才会这样!自己成了无辜的受害者,事实真的如此吗?我又该做些什么,改变总是不断面对同样的问题呢?
工作中,别人指出问题往往容易得罪人,会认为是别人有意使绊子,是指责我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实际呢,往往是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使然。我可以从我的竞争对手和反对者的声音那里找到学习的方向。
固定型思维限制了我的眼界,停滞不前,让我抱怨和怨恨他人,不能很好地化解负面情绪,固化的思维造成处理人与事过于呆板僵化,相互产生误解,限制了我的正常发挥。
觉察我的脑子里、潜意识中的固化的思维,经常问问我自己:这是真的吗?这样的固定型思维对我、对他人有好处吗?我还要继续抱持这种观念和习惯不放吗?我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桂花飘香的日子里,整理衣物换上秋装,给观念也来个整理和断舍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