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素 问简友广场心理
《素问》—— 第三十篇 阴阳脉解论

《素问》—— 第三十篇 阴阳脉解论

作者: 小子止一 | 来源:发表于2023-12-08 12:22 被阅读0次


【原文】

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帝曰:善。其恶火何也?岐伯曰: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帝曰:其恶人何也?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1。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2。帝曰:善。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帝曰:其妄言骂詈3,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注释】

1、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阳明脉厥逆则喘促而烦闷,烦闷则厌恶见人。

2、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厥逆牵连到内脏则病情深重,脏伤神去则亡;厥逆只是发生在经脉,而没有伤及内脏,说明病情较轻浅,所以可以有康复的希望。

3、妄言骂詈lì:病人胡言乱语辱骂于人,是因为阳气亢奋,使其神志失常,所以胡言乱语辱骂于人。

止一箴言

1、胃为后天之本,炼天地万物之精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其津液经阳明胃经一则传输于太阴脾经供养三阴经脉及五脏,二则从足到头及手为三阳经脉及肌肉提供养分。胃者,实而不满,实满则病也,阳过也,故内实胀满而生热,是谓逆,逆则危也,若仍有胃气,内以毒药攻其邪,泄则生,无胃气则亡。若胃不实满,而阳明经脉盛满,则为外邪入侵之故,则以针刺之道泄其实邪,和一而已。

参考书目

1、李志敏 主编:《黄帝内经》,京华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2、【春秋】老聃 著:《老子》,梁海明译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3、【春秋】老子 著,止一 解读:《道》,https://www.jianshu.com/nb/53487517,2023年9月13日。

4、止一 著:《“1+1”教学》,https://www.jianshu.com/nb/53563538,2023年1月13日。

相关文章

  •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黄帝内经素问诗解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黄帝内经素问诗解 题文诗: 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 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

  • 第七章 诊法学说6-脉合四时/病证阴阳

    6.脉合四时阴阳 人体脉象与自然界四时的阴阳变化是相应的,《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

  • 20160405教练共修 《黄帝内经》诊法2

    6.协调阴阳:此为治疗之大法,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 金火竹言[医理篇㈠]之阴阳五行

    阴阳 《素问·生气通天論》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

  • 你能做到五月不同房吗?

    五月,是个特殊的月。 《素问·诊要经终论》:“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 《素问·脉解篇》:“阳明者午也...

  • 中医穴位~肺2~云门~肺气出入之门户(调理肺气,化痰散结,泻四肢

    腧穴释义 云门:云,云雾,指脉气;门,门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出天气……天气通于肺。”此穴为手太阴肺经脉...

  • 1+1=0

    谨熟阴阳 以平为期 ——力平健康法 《素问·阴阳别论》曰:“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素问·三部九候论》曰:“无问...

  • 第三十篇 阳明脉解论 原文

    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

  • 第三十篇 阳明脉解论 译文

    黄帝问道:足阳明的经脉发生病变,恶见人与火,听到木器响动的声音就受惊,但听到敲打钟鼓的声音却不为惊动。为什么听到木...

  • 评热病论

    出处与篇名解 【篇名解】 评,有评议、评论之意。吴昆《素问吴注》:“评论谓之评。”高士宗《素问直解》:“《热病》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问》—— 第三十篇 阴阳脉解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tm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