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小记
在我的家乡,对于茶,有“吃茶”和“喝茶”两种称谓,而这两种称谓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因为家乡的早饭时间很早,一般在早上五六点,而中午饭时间较晚,一般在中午两点以后,“吃茶”便是指在早饭与中午饭之间吃点糕点的意思。
童年中对于茶的记忆,最初便是“吃茶”了,但童年时真正意义上的喝茶还是由于是外祖父经常和另外几位长辈喝茶的缘故,由于常带我去,故而那时还只有四五岁的我被长辈们戏谑为“老茶客”,此生第一次喝茶,是那种叶子扁扁的被称为龙井的茶,然而第一次喝茶的经历却并不美妙,甚至还有些苦得难受,也许当时孩童的表情过于夸张,以致惹来长辈们一阵阵善意的大笑声。
及至年纪渐长,始体味到茶的美妙,于是便常喝茶。但是却真正谈不上懂茶,始终未敢以品茶客自居,更不敢以茶言道,只是对茶有了粗浅的了解。 中国人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位列第七,却很奇怪,竟然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上古时期,茶最初是作药用、食用和祭祀用,然后才作饮品的。史载炎帝、黄帝二帝中毒,得茶而解之,即是茶的药用。秦汉时期《神农食经》中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三国魏华陀《食论》说:“茗久食益思意。”汉代之前茶主要用作食品,《诗疏》云:“椒树、茱萸,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中以为食。”现在的米茶、油茶、烤茶等,均沿用古习。其实茶真正作为饮品在西汉时期,距今不过二千余年。延至现代,茶之品种因其不同的制造工艺概可以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六大类。
南宋时期,有日本僧人慕名来到中国,在不下100座寺庙中学习中国茶文化。后来荣西和尚将茶种带回日本种植,形成了日本的茶文化及茶道,于是荣西和尚被日本人封为“茶祖”。多数国家“茶”字的发音都是从汉语“茶”的字音变化成的。英文tea从厦门话茶字音te转变而成,而英文俚语茶就是cha,这与茶的中文读音更接近;俄文则是我国北方话茶叶的译音;日文的“茶”字读“恰”,完全是搬照汉字读音。可见茶文化是彻彻底底的国粹远播海外,是值得自豪的传统文化。
在茶的诸多种类中,我也曾喝过不少茶,却独爱绿茶。只因喜爱它的色、香、味、形俱全,自然本真的原生形态,其中尤爱黄山毛峰和西湖龙井。数年累计至今日竟形成了无茶则无以度日的习惯。而对于喝茶,红楼梦中妙玉曾教导宝玉说:一杯为品,二杯为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言之过激,姑妄一笑。至于潮汕人的功夫茶、日本的茶道,过分讲究方式、礼仪,过于繁复,窃以为反倒失去了饮茶之本真。我辈俗人,自是俗人的喝法,但简便如西方人发明的袋泡茶这种茶中怪物,我却一向拒而远之。对于泡茶的水,我平日自然无古人取江泉水之雅兴,更无红楼梦里妙玉存五年梅花雪的闲情。有自来水足矣。喝绿茶,用紫砂或搪瓷器皿你是无法领略个中滋味的。
闲时喜欢用净透的玻璃杯,沏上一杯上好的绿茶,领略叶芽儿在杯中翻腾上下、尽情舒展的姿态,恍然感觉这江南山水的韵味竟然浓缩其中,是如此赏心悦目。细品着杯口慢慢溢出的清香,你会觉得心境刹时澄明,一杯在手,风景盎然,你尽可乐在其中。微微地抿上一口,便感觉一股热流像一根细线一样慢慢注入你的五脏六腑,遽尔,便有一股淡淡的香甘味溢上你的喉咙,在你的味觉最敏感的齿颊处徘徊涌动,经久不散。无怪乎元人洪希文有诗云:“临风一啜心自醒,此意莫与他人传”。这种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悠然快意,恐怕是常好牛饮者一辈子也无法体会的。
有时,便不禁神往茶圣陆羽当年煮茶,用上好的茶叶配上好的水,佐以上好的煮茶功夫,那样煮出的茶水,该是何等的沁人心脾!喜欢茶的更重要的缘故在于茶在给人们带给感官的愉悦的同时能使人的头脑保持清醒,使人保持淡泊清明的心志,就象舒展先生曾在文中说:“酒后文章多狂气,茶余笔下始清新。”甚以为然,饮酒多误事,杯茗神自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