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温暖与热情的气氛、清楚的安全信号、无条件的爱但有条件的奖励,以及许多美好的事物都会增加孩子生活中正面积极的力量。孩子有了掌控感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有了正面积极的情绪作为中坚力量,乐观的解释风格就可以稳坐上层了。
一、掌控感
父母每天都有好多次类似的机会来加强幼儿的掌控力以预防无助。当情况发生时,可以运用两种策略,就是分层进行和选择。
1.挑战分层进行。在孩子面对新的任务时,要尽可能地利用微小的、可达成的步骤将挑战分层,首先以他容易控制的程度来开始进行。
例如:8个月大的婴儿第一次进入游泳池时,不要一下子将他放入。先让他在一寸水深的池底放一枚硬币,他只要将头沉在水里,张开眼睛就可以摸到池底的硬币。然后再将硬币放在两尺深的地方,他必须将脚离开池底才能抓到硬币。当他待在水里的时间延长了之后,再将硬币放在将近一米深之处。现在他必须脚离池底潜入水中,才能拿到硬币。
2.给予孩子更多选择。一旦孩子可以表达好或不好时,就要尽量给予选择。例如,不要只是喂他吃,而要将食物放在他面前,等到他表示要吃时才给他。并问他要这个还是要那个。对他的拒绝也要有心理准备。
在孩子的生活中,父母有很多机会加强孩子的掌控力。
3.探险与游戏。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探险,而且是整个儿童时期都在探索。在游戏中可以激发孩子最潜在的控制力,因为游戏中具有自然的正面回馈循环,它同时具有掌控外在风险的最大潜能。比如:长途旅行时,不要长时间让孩子无助地被绑在车内安全椅或高椅上,应该停车将他抱出来与他玩耍。
孩子探险的区域会从摇篮扩展到玩耍的任何空间。
4.喂食与进餐时间。婴儿要吃时再喂他,不要照预定的时间表。孩子渐渐长大时,准备食物可以不断地提供掌控感来源,可以很早就开始教他做简单的食物烹制。
5.换尿片与衣服。换尿片时,应该让孩子站起来,这不会使孩子觉得无助。等时候到了,再训练孩子上厕所大小便。再大一点,可以让他自己选择要穿的衣服,这样他会得到掌控感。
6.社交与重视。孩子会觉得无助还是掌控,最主要的是早与其他人开始建立交往。比如,婴儿哦了或尿布湿了时,父母要尽快帮他解决问题。当陌生人来到婴儿面前,引导婴儿对陌生人产生好奇心,将陌生人带进婴儿的世界,形成较佳的人际关系。在读书给孩子听时,鼓励他用手指出图片,并且说到他所指的东西。
从两岁起,培养孩子扮演成人角色游戏的能力,这些都是练习掌控力的好机会。
二、正面积极的情绪
掌控是乐观金字塔的基础一层,而正面积单位的情绪就是第二层。掌控是行为上的,即孩子能够掌控结果。正面积极的情绪则是情感上的,即在一个愉快温暖的情绪环境中长大。
1.安全信号。爱、热情与关心这些东西越多,气氛就会越积极,孩子也就会越觉得有安全感,他越有安全感也就越会去探险和掌控。
但是奖励就完全不同了,在孩子成功时奖励他,而不是为了要他心情好就奖励他。同时将奖励分等级,以适合孩子取得的不同成就。
不要给孩子太夸张的奖励,要将高度的奖励留给主要成就。
当我们给孩子的安全信号时常不清楚时,从而使惩罚失败。
当惩罚孩子时,必须确定危险信号(与安全信号相对)是完全清晰的。务必使孩子完全了解他的哪项行为是受处罚的原因。勿指责孩子或是他的个性,而应指责他特定的行为。
不是孩子坏(个人的、永久的、普遍的),而是行为坏(非个人的、可改变的、特定的)。
温暖与热情的气氛、清楚的安全信号、无条件的爱但有条件的奖励,以及许多美好的事情都会增加孩子生活中积极的一面。
2.睡前宝贵的时间。与孩子睡前在一起的几分钟,可能是一天中最宝贵的时间了。在家里,我们用最宝贵的时间来回顾一天中发生的好事与坏事。我们利用这种方法来塑造孩子积极的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例。
三、解释风格
孩子有了掌控感作为发展的基础,有正面积极的情绪作为中坚力量,乐观的解释风格就可稳坐上层了。
到了2岁,孩子开始用简单的口语解释事情。3岁时,可明显地看出孩子正努力地发觉世界上各种事情发生的复杂原因。他说的许多话包含不同的“因为”,也问许多“为什么”的问题。
有一天妮基告诉我:“王子要和贝尔结婚,不要和睡美人结婚、因为贝尔穿了一件蓝色衣服。”当我问她为什么皱着眉头时,她说:“因为我要吃东西。”在某些时候,一种风格,即对某种解释具有持续的偏见,就会从众多不的混乱起因中形成,这些解释风格典型地分为悲观的或是乐观的。研究这些内容的学者还无法判定风格是在何时定型,但是作者的假说认为风格是与生俱来的,在学龄前就已形成。
在这重要的几年中,父母可以教导孩子乐观的解释风格。教给年龄较大儿童的监督与反驳的自动思维是无法教予学龄前儿童的。学龄前儿童还没有“后摄认知”,他们没有能力思考或表达自身思维,但是他们十分留意
他人的解释风格。他们会被动地吸收父母的风格,如在第9章中所提,你与你的配偶互相谈话或争辩的方式以及你批评孩子的方式,都会被孩子吸收。
我们也观察到孩子会通过书本、电影、漫画等媒介学习说话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