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统作为国民党的特务机构之一,它的出现一开始是为了调查党内的派系斗争。并且这一组织并非一开始就叫做“中统”。中统只是其中某一阶段的叫法。
北伐胜利后,国民党中央从广州迁到南京。为了调查党内的派系斗争,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成立了调查科,也就是“中统”最早的前身。由陈立夫当科长。

后来,随着TG的日渐壮大,调查科的重心开始向中共倾斜,加派了非常多的人手并成立特务组。
1932年,中共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调查科参与了这次抓捕审查工作。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调查科改为调查处,并在南京成立了特务工作总部,徐恩曾任主任。这一段时期也是特务的“黄金时期”,特务总数约二十万人。

随着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威望和权力日趋强盛,国共两党成为斗争的焦点。蒋介石为了加强针对中共的特务活动,1935年,“CC”系的特工总部和复兴社的特务处合并组成军事委员会情报局,即“调查统计局”。陈立夫任局长,处长有徐恩曾、戴笠、丁默村等。这几位在后来的特务历史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因为南京沦陷也从南京搬到了武汉。1938年,陈立夫向蒋介石建议将现有的“调查统计局”拆分重组成两个调查统计局。一个就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中统”。局长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朱家骅兼任,徐恩曾任副局长。
另一个就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军统”。由侍从室主任贺耀组担任,副局长由戴笠担任。
在抗日战争进行时,两个特务机关对中共及爱国人士的迫害一刻也没有停止。并且在国内制造了大量的白色恐怖。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重庆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会议上,各民主党派人士纷纷谴责国民党当局制造的特务活动和白色恐怖,并要求其撤销“中统”和“军统”。
1947年,表面上为了响应民意,国民党当局将“中统”改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党员通讯局,即“党通局”,由叶秀峰任局长。“军统”改为了国防部保密局。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但蒋介石集团为了使党通局更好地发挥作用,再次将其改名为内政部调查局。后来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该特务组织一方面调查共产党,一方面打击“台独分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中统还是军统都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特务组织叫做“中统”只是1938年到1947年这不到十年的时间,其余时间都是有其他的名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