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总是被教导,一定要精益求精,做到尽善尽美,只有这样学有所成、干有所成。
大多是人应该不会否认这个观点。
但是,今天晚饭后,我在手机上无意间观看了一段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倩对华为总裁任正非的采访。
其中,任正非在说到自己以及俄罗斯员工时候,有一句话我感触非常深,他表示:
完美的人就是没用的人,我们公司从来不用完人。
我在家里经常太太、女儿都骂,这个笨得要死,笨得要死,我这一生就是说短的,去你的,我不管了,我只做长我这块板。
让我再拼一块别人的长板,拼起来不就是一个高桶了,为什么要自己变成一个完整完美的人?完美的人就是没用的人,我们公司从来不用完人,一看这个人总是追求完美,就知道他没有希望。
这个人有缺点,缺点很多,这个人好好观察一下,在哪方面能重用他一下。
如果说他不会管人,就派会管人的副职去,派个赵刚去做政委就行了。
人的一生很短暂,如果总是把眼光聚焦在自己的短板上,即使你把短板补齐了,你也未必能成事。
因为桶沿一般齐的桶多了去了,没有特长的桶它就是一只普普通通的桶。
相反,如果能够把自己优势发挥到极致,做到独一无二,即使短板短了点也不会有大碍。
在日常工作中,关于补短板的原理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最核心的要义是:
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
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
估计很多读者也听说过和木桶原理相对应的原理,那就是“长板理论”。
什么是长板理论呢?
所谓的长板理论,又被称为是斜木桶理论。
也就是说,木桶斜过来可以装下更多的水,此时装的水由最长的那根木板决定。
这个听上去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这时候很多读者估计会问,既然都有道理,那到底该相信那个呢?
我认为两个理论的优势和劣势都相对,有条件的,也是相互转化的。
木桶原理更侧重于系统作用的发挥,只有每个环节都发挥到位了,才能提高总体效能。
比如说,我们用的智能手机,主板、芯片、内存、显卡组成了一个木桶,芯片太差劲、运行内存太小,即使其他零件再强大,也会严重影响手机的使用性能。
长板理论更强调单方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把自己的长板做长,融入到强大的系统,组成一个更大更强的木桶,从而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
比如说,现在很多大型企业,只专注于核心科技研发和品牌打造,把低价值的环节全部进行外包,自己不需要再去做自己不擅长的短板。这就是发挥自己核心优势的典型。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企业这样做并不是说它不管自己的短板了,它只是用别人的长板弥补了自己的短板,从而让自己更强。
这个跟前面任正非总裁说的是一致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想大家对与两个理论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那么作为我们个体,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优势,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成为一个足够长的长板,随时融入到适合自己优势发挥的那个更大的木桶当中,让自己成为木桶的中坚力量。
只要大家都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发挥到正确的地方,并能组合在一起,实现优势互补,即使你有一些短板,我认为也无伤大雅。
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留言探讨。
如果你认为我说的有道理,不妨点个赞支持一下,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就是对自己时间最大的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