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一书告诉我们,杰出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技巧,通过刻意练习,这种技巧你我都可以获得。
其实没有什么“天才”,只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一、话说公考
人生道路千万条,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选择。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不说诸如就业难等问题,因为“稳定”“铁饭碗”等一些标签,公务员这块鱼饵,成功引诱了成千上万的鱼儿,试着去咬钩的鱼儿很多,可上钩的却屈指可数。
什么是公考?
公考就是公务员考试,就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选拔性考试!
在公考这条路上,有的人能够快速上岸,而有的人却需要通过好几年的努力才能上岸,可还有一些人无论再怎么努力却无济于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又去寻找另外一条出路。
付出没回报,说的是公考;上岸如彩票,说的是公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那些没上岸的人比上岸了的人差了努力吗?又或是缺了“天分”?

二、两则小故事
你只看到别人风光的表面,却不知道那背后有着多少的艰辛和努力。
1、小海
小海和我是小学、初中同学,在高中时候,因为家庭条件等原因,他被迫辍学,出去打工。后来,发现打工没出路的他,用自己攒下来的钱去上了两年职校,毕业后,成了一个小公司的员工。
他没有学历,就通过成教、函授等方式让自己有学历。他一边在公司上班,下班后又出去跑“黑车”拉客,回家后又在给自己充电。在自己学历达到要求后,又开始试水公考。
小梅是小海的妻子,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私立的幼儿园当幼师,因为没有编制,从2011年开始,就在公考路上前行。
去年,他俩双双成功上岸,小海成了我们县一个镇上司法所的书记员,小梅考上了邻县一个小学的老师。
2.小智
小智是我高中同学,他大学毕业后,在内地企业待了好几年,后来因为是独子,遵从父母意愿,回到了大西北,自己的家乡。
他也是从11年开始参加公考的,每年都有在考,但到现在还没有上岸。
前段时间,我叫他跟着我一起到图书馆,由我督促他学习,他只是笑笑,没有了下文。
就像前两天,他还给我说,没有时间看书,看书静不下心来等等的借口。

三、刻意练习与公考
刻意练习是在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两人合著的《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两位作者指出,“天才”是刻意练习的产物。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领域内的“专家”,你可以通过“寻找导师-制定目标计划-让自己走出舒适区-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即时反馈与及时纠正-创建和提升心理表征再作用于练习-保持动机”等一系列刻意练习原则,让自己一步步达到你的目标。(欲要详细了解刻意练习,欢迎感兴趣的人阅读原书,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说起公考,按照刻意练习原则,其实公考是一个成熟且可以运用刻意练习的领域,这里有一系列指导书籍、很多的专家授课、还有很多成功上岸人士的经验,在这里很多人都可以成为你的导师。
别总是抱怨,其实你很清楚不是你不成功,只是你还不够真正努力!
就像我的两个朋友,小海在干什么,他时间很多吗?一天努力的工作,晚上辛苦的“跑车”(对于跑黑车,我是坚决反对的哦),回家又学到凌晨,始终如一。而小智,一天的时间都花在各种应酬或是让自己舒适的事情上,为了公考而公考,却不给自己充电。
一个人的时间花在哪儿,他的收获就在那里。很多人总想着在公考路上收获“上岸”时的喜悦,可总是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
你要明白,没有哪些成功是能够轻松得来的。

四、刻意练习在公考中的应用
这是作者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1、确定目标与计划
对于公考,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上岸,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行测和申论的成绩,提高面试分数,完成体能测试。再细分到平常,你要一天学习几页,或是一天要写几百字的申论作文等等,这就是你的一个计划。
2、寻找导师
在公考领域,有华图、中公等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有专业的书籍和指导老师,也有成功上岸的在职公务员。这些都可以是你的导师,但建议导师按照你的能力(金钱、时间等因素)选择行业内最专业的。当没有导师时,那么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导师,给自己制定计划吧,但知识付费时代,你自己摸索的效率肯定没有现成的东西快。
3、学会专注
公考一般年龄都在20-35岁这个阶段,这时的你有着自己的工作或是再干其他的事,此时你要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如果不知道怎么分,就去花个几十块钱学习一门时间管理的课程吧,时间是挤出来的。这时你要做到,每天在什么时段进行练习?练习时长为多少?一旦固定下来,就要雷打不动地执行。
4、走出舒适区
这个看你公考的决心,你走不出舒适区,说明你是不想考上的,你要明白,没有成功是白来的。
5、即时反馈与及时纠正
这一点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点了,如果你报了相关的课程,会有专业的老师给你反馈,指出你在某方面的问题,比如一道题或是一个类型的问题。
如果没有老师反馈,自己要建立反馈机制,同样一套真题,做完了对对答案,看看错题,然后就去做下一套。然而一个月以后同样的题目拿出来,仍然还是那个正确率,没提高,于是这一个月就这么过去了,浪费了。长此以往,大量的时间被浪费,看不到提高。
在这里,你要学会应用即时反馈,然后针对反馈的问题,及时纠正它,而不是放任不管。
还有个小小建议,
①随时跟进自己的练习记录,并且经常进行回顾;
②学会抱团取暖,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不要藏私,把掌握的知识按照自己的语言讲出去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费曼学习法可以学学)
6、保持动机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你的动机很明确,就是上岸,准备好上面的几步,剩下的事情就交给耐性了。回过头去想想我们的过去,有多少事情是因为自己没有耐性而无所收获。反过来说,如果曾经的我们拥有足够的耐性,不知道现在的自己到底会有多大的成就,我相信那一定会让你惊讶不已的。好了,我们没有时光机,不可能回到过去,但是完全可以把握现在,加油吧,公考路上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