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的自我vs真实的成长

作者: 猫不吃鱼小刺 | 来源:发表于2017-09-26 23:44 被阅读97次

hi~我是鱼小刺。

在辅导员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几年,带过一千多名学生,见证过很多人的故事,时光如水不经意间便从指尖流过,大学的四年是青春不可磨灭的回忆,在这里,有痛楚、有成长,也有欢声笑语和一些想永远定格在回忆里的画面。

今天我想来谈谈作为新生和曾经是新生的你,带着入校之后的三类不同心态,在未来四年里会带来怎样的成长。

第一类,落差型。这一类的学生就像落入凡间的精灵,高考发挥失常或者报考志愿滑档,低于个人预期而来到一个三本院校,由于对自己的期待值比较高,进入新学校之后各方面满意度会比较低,常用很“low”的评价给自己及环境贴上标签。

他们也会选择极端的发展方向,一部分人参与竞选各种组织,慢慢成长为学生干部来给自己寻找展示的舞台;另一部分人游离于学校及社会之间,学业和提升自己是他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考研、考公务员、考证也是他们经常性的目标选择。

这一类学生的共同特征就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目标远大且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追求卓越,易活在低自我评价之中。焦虑推动进步,在无形中也积攒了很多压力。

第二类,相符型。这一类学生高考成绩水平与自己能考入的学校较为匹配,入校之后也随着各类新鲜事物的推进,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开始进入稳步发展期。

他们随着每个年级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社交环境,稳步成长,个人追求和享乐主义并存,生活或许波澜不惊,但一个一个学年过去,也慢慢蜕变成一个大学生应该有的样子。大部分的学生都处在这个中间地带。

他们每个人的故事不会少,但也安安稳稳度过这四年,然后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奔向社会了。自我期待符合预期,这也是一种幸福。

第三类,超预期型。此类学生就比较有意思了,很多人跨着学校的录取线进来的,就像踏着地狱和天堂的分界线一样,意外地一脚踩进了天堂,而身后还有大批的弟兄们,失足落入了地狱(比如本科和专科的落差),然后他们欣喜若狂般带着新的自信和梦想来到了学校。

他们往往都很积极,对新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就像自己有着一身使不完的劲儿,想活跃在每个可以得到历练和展示的舞台。新的生活似乎可以证明自己的新生,保持着亢奋和乐观的态度,尝试突破自我的挑战,对一切,都有着超乎寻常的信心。

有自己的选择权,并且对事物保持一颗好奇心,这种动力往往会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在这可能会有人问了,你就这样简单地给学生们分为三类吗?还有那些问题学生呢,在这里就不讨论了,改天有空专门写一篇何为“问题”学生,为什么一样的起跑线,在大学阶段被人疯狂赶超而自己又自甘堕落了。上面所说的三类学生其实只是一些普遍现象,并不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而且在这三类人中也会有一小部分走着阴差阳错的道路呢。

学生们在课堂中都学到过一个自我剖析的心理学小技巧,就是把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对比写下来,这个时候,聪明、美丽、优秀的完美自我开始呈现在期待中,当我们安全感十足的时候,逐渐往这个方向靠拢;但当我们安全感缺失,过分在意家长及他人评价时,则又会滑入苛责自己的低评价中。

而健康的模式应该是——保持成长性思维,逐步训练自己给予自我较为合理的评价,提升安全感,把假想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拉向平衡,那么在这四年的时间里,你真的会蜕变到让自己都感觉惊讶的水平。在这里放上一张对比图,看完之后希望你更清楚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而结果导向,你愿意是哪一种?

成长性思维模式

相关文章

  • 假想的自我vs真实的成长

    hi~我是鱼小刺。 在辅导员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几年,带过一千多名学生,见证过很多人的故事,时光如水不经意间便从指尖流...

  • 焦虑的来源——读《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有感

    阅读范围:01假想的自我与真实的成长 02更大的世界与眼前的生活 读了以上篇章,发现自己的焦虑来源之...

  • 不完美的人生怎么过下去

    今天读《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的第一章,假想的自我与真实的成长。 这一章从五个方面谈了人生中成长碰到的问题:...

  • 真实的自我 VS 可能的自我

    在得到中听《转行》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两个概念:真实的自我 VS 可能的自我。 你是否坚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存在。他有天...

  • 幸福

    今天读了《幸福课 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的第一章——假想的自我与真实的成长,我有点启发。 以前我常常困惑为什么自己很...

  • 假想的,自我

    她不是一个人。 她是璃,一个活泼而傻气的孩子。 她喜欢说话,喜欢倾诉,亦喜欢倾听。 她热情而真挚,其中包含着一份小...

  • 爱的五种能力-关系中如何提高自我情商

    在关系中如何提高自我情商? 1对方的错VS学习和真实的对方相处 2爱VS理(愉快的事VS正确的事) 所有人类做的事...

  • 拥有成长型思维,幸福得像一棵树

    每个人都有一个假想的自我,假想自己讨人喜欢,假想自己事业有成,假想自己是万能的超人,假想自己是可以控制宇宙的神.....

  • 《成长建构No.11》成长建构的方向

    个人成长建构师之路 第11篇 成长建构的方向 本文是成长建构最核心的方向指引 一、自我概念VS自我 当一个人陷于人...

  • 《转行》:重塑自我的过程

    《转行》这本书早有耳闻,这周读此书,对于处于职业转折点的我收获很大。 真实的自我VS可能的自我 如上图所示,《转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假想的自我vs真实的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ps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