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愁真情人物
那个给我们带来无尽乡愁的老人,去世了

那个给我们带来无尽乡愁的老人,去世了

作者: 09bb3191178e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21:37 被阅读202次

          白天,还在单位奋笔疾书的我,突然收到今日头条的一条推送。著名诗人余光中今日辞世,享年90岁。他曾想到生命中的终结时返乡,现在终于可以满足地睡去了。


每当看到余光中先生的名字,幼时上学读的《乡愁》又会在耳边回响。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达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当年创作这首诗的余先生,不过是弱冠之年。然而,乡愁却作为印记,贯穿了余光中先生的整个人生和诗文创作。短短一首乡愁,却写尽了余先生一生寂寞和孤独的足迹。

一、幼时

        生于六朝古都的金陵,年仅9岁就因战争离别故乡。小小的余光中,在母亲一路的庇佑和扁担上,从东边一直到西边,直到重庆。就这样,在巴山蜀水的天府之地,他度过了自己的中学年代。然而,封闭的交通,战火的笼罩并没有阻挡心灵的向海边的眺望。

         余光中一直渴望逃离,于是在考大学的时候,毅然选择了外文系。大学,依然在南京。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出意外,余光中先生再次踏上了逃亡的道路,不得不与再次道别。就这样,一路辗转南下,来到了宝岛台湾。

         于是,就有了这首著名的《乡愁》。两次的背井离乡,古典文学的熏陶,让中国文化在他心里扎根。

二、求学与归国

         30岁的时候,余光中先生第一次离开岛屿去大洋彼岸的美国求学。因其自身对文化的喜爱,选择了主修外文。之后多次去美国留学和讲学,美国文化和文学对他产生了愈来愈深的影响,而乡愁去也像魔豆一般在心里疯长。

1966年,不到四十岁的他,写了《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向往头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鄢的中国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三、先生的晚年

       《守夜人》是首次出现在中国大陆的诗集,序中写到“诗兴不觉则青春不逝,并诗人有不朽的幻觉”。时隔24年之后,《守夜人》再推新版,其中颇多增删琢磨,耄耋高领。面对诗歌,依然一如初见,在每一个音节,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反复斟酌、

        刚刚过完90大寿的他,引用“欧阳修”的绝句抒发心情,“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然而,就在不久前,因天气多变。余光中先生不慎中风引发肺部感染。不幸的是,老人没有撑过这个冬天。于今日早晨,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文坛巨震,万分悲痛。

四、一生的赞誉

文坛大师梁实秋曾称赞“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余光中先生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先生一生都在漂泊,9岁离开故乡避难到重庆,21岁离开大陆去岛屿,30岁又离开岛屿去美国。从江南到四川,从大陆到台湾,求学于美国,任教于英国,最终归根于台湾。第一次离开祖国,思念的是金陵;第二次离开,思念的是台湾;再后来,思念的是祖国。再往后,变成了对中国文化的无限眷恋。


        尽管蜚声中西文化界,往返于两岸多国。“归属感”对于老人而言,依旧是稀缺品。他的诗歌,主题基本不离“乡愁”、“死亡”和“孤独”。每每读起他的事,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入骨的苍凉和顽强。逃亡和离乡的岁月被他称为“蒲公英的岁月”,是这样的岁月奠定了他寂寞和孤独的底色,是这样的岁月给予他无限的灵感和遐想,是这样的经历让他一直寻寻觅觅,却始终找寻不到”归属感”。于是,他寂寞着,孤独着,一首《单人床》写尽了他的泪,却诉不尽他的乡愁

月是盲人的一只眼睛

怒看着夜,透过蓬松的云

………

我睡在月之下,草之上,枕着空无,

枕着一种渺渺茫茫的悲辛,而风

依然在吹着,吹黑暗成冰

吹胃中的激昂成灰烬,于是

有畸形的鸭,一只丑于一只

自我的眼中,口中,幢幢然飞起

        余光中是一位诗人,但又不仅仅是一位诗人。长期投身于教育事业,一生笔耕不辍,在四大领域均有大成—诗集21中,散文集11中、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一个诗人,未免把先生描绘的过于单薄!

对于年轻人,余光中满怀期待,从《孩子,我希望你是这样的人》可见一般:

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

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

世俗的许多东西虽耀眼却无价值,不要把自己置于大众的天平上,

不然你会因此无从是从,人云亦云

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

我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前尘隔海,古屋、7890-/不在。对先生最好的纪念,莫过于阅读他的作品,继承他的理念,做一独立的理想主义者!

云轻轻,山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再次沉痛悼念余光中先生!


相关文章

  • 那个给我们带来无尽乡愁的老人,去世了

    白天,还在单位奋笔疾书的我,突然收到今日头条的一条推送。著名诗人余光中今日辞世,享年90岁。他曾想到生命...

  • 村里的那个老人去世了

    昨天的发小群里传出了一个消息,说康的奶不在了,今晚谁去他们家。我在距离故土两千公里外的新疆看到这个消息,没有...

  • 无尽的乡愁

    在我国农村,农民如果失去祖祖辈辈赖以繁衍生息的土地,他们今后的生计要靠什么来维持?这是我这两天一直盘绕在脑...

  • 无尽的乡愁

    故乡 喂养了 我的童年 拉扯大了 我的少年 却给不了 青春打拼的理想 城市 给了我 疲于奔命的忙碌 给了我 餐风露...

  • 那个给我们带来乡愁的老人走了,我们必将传承其灵气永留史册…

    今天早上惊闻台湾的余老逝世,那个曾经带给我们乡愁滋味的人,似乎是我们对故乡思念的第一引路人…当时还未离开家乡,当许...

  • 老人去世了

    小姑子的婆婆去世了,而我们却是过了十天后才知道。 大家别误会,老人是寿终正寝的,今年八十多岁了。听说人咽气之后,叫...

  • 父亲的书箱(二)

    一个老人去世了,林峰的父亲去吊丧。这位刚刚去世的老人,在那个摆脱农民身份极其困难的年代里,硬是凭着自己的勤学苦读,...

  • 缅怀余光中老先生

    如今,乡愁依旧 写乡愁的老人却已仙去 他的一半乡愁已了 我的一半乡愁生长

  • 乡愁 无尽的思念

    乡愁 无尽的思念 ( 心海泛舟) 那一年,你站在村口的榕树下, 翘首张望,等待着我的到来。 四五十年的...

  • 回故乡

    今天小区有个老人去世了,竟然是一位我故乡的人,算是隔着几处院落的邻居了。老人去世前已经给子女留下嘱托,一定要把自己...

网友评论

  • 寒林独掩扉:等你,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余光中
  • 经典_cj:特喜欢余光中的诗和文章。诗中有风骨,文章中幽默与大气并存。缅怀!

本文标题:那个给我们带来无尽乡愁的老人,去世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ul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