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以后,墨家已经衰微。
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
春秋战国时期ˇ百家争鸣ˇ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墨子》一书是墨子讲学时由弟子们记录后整理而成的。文字质朴无华,缺乏文学性,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说理,使说理文章有了很大发展,对后代议论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创立者为著名思想家墨子(墨翟)。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与儒家观点尖锐对立。
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
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显学”。
《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墨子想大大改变周的制度。
《孟子》记载:“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证明当时墨家的显赫地位。墨家思想与杨朱学派相比,“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可见对儒家而言“杨近墨远”。
(来源:百度百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