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大神、有各种书籍教我们怎么去思考。太多了,记不住。
所以我尝试用一个人在三维空间内的六个方位,去隐喻六种思考过程,还挺简单好记的。
1. 拉高:用10倍/100倍的高度去看问题
你很勤奋,正常情况下一天可以拜访6-8个客户,或者打20个推销电话,写1000字软文,处理10个技术问题等。如果加班,还可以提高30%。然后呢?
另外一种情况:比如说你们是一家3-5人的小型设计公司,一年下来撑死有个200万收入,还得比稿、请客、送礼各种陪才勉强凑齐,然后半年之后才给你结款。
你再怎么努力,不会突然一天能拜访60个客户,也不会无缘无故200万变2000万收入。
所以才有“假努力”这个说法,因为比你强得多的人,他们看问题、做事情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他们更懂得看整个环境是怎样的,如何把资源结合在一块来放大它的功效。你不可能用管理3-5人的工作方式,去管理30-50人甚至300-500人。
试着把眼光拉高:收入比你多10倍/100倍的人是怎么工作的?产能比你们高10倍/100倍的公司,是怎么玩的?
2. 放大:用放大镜看执行细节
“我们一定要做大做强,未来三年内成为行业第一名!”
喊口号谁不会?问题是怎么做对不对?所以聚焦的时候,我们看的是一步一步的执行细节,特别是谁来做?什么时候做?做完我们应该能看到什么?最好有可衡量、可量化的结果。
专业跟不专业的差别,在于对细节的把握。
3. 往后看:问题产生有哪些规律或者深层原因
我们去找问题的原因,很容易堕入线性思维,找到最简单的理由,然后总结出“因为A,所以B”的结论。可是在真实的世界里,绝大部份问题都是错综复杂甚至互为因果的,可以是A导致B,B导致C,C导致D,最后D又导致A,而且,中间往往是一些意想不到的原因。
举例:你说你穷,因为你的工资低;你工资低,是因为你只会做那几件事;你只会做那几件事,是因为你没时间进修;你没时间进修,是因为你下班后很累;你下班后很累,是因为你住的远;你住的远,又是因为你穷。
更深层的原因是,你在上下班路上、在家里、在假期的时候都只是在打游戏,“因为上班已经很累了,所以下班后要放松。”甚至熬夜打游戏。
记住这两句话: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这两个字,赚钱容易的事情都已经写在刑法里面。
找到不好的规律,尝试把它扭转成好的规律。
4. 往前看:出发点是什么?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
你现在付出的每一分精力是为了什么?
付出没有效果不可怕,不知道为了什么付出还没效果才可怕。跟上面提到的“努力的幻觉”一样,很多人(包括很长时间中的我)不愿意面对自己在做无效努力的这件事情,这是怎么做到的?只要你一天不拿着成绩单去跟原定目标去比较,你一天都还没失败!或者你定一个模糊的目标,比如说:今年要减肥。减多少呢?多长时间?转化成每天的运动量指标是多少?不去衡量,永远不会错。
或者你会说:我做这件事情的目的不是为了跟人比较,只是因为我想做、我应该去做,所以没有成果也没有问题。这一点我是认同的,比如说:你去做慈善、做研发、当老师、推广环保等,不一定有很准确可衡量的成果,所以你做这件事情的出发点或者目的也是很重要的。
5. 发散来看:有其他哪些可能性?事情之间的关联是什么?
避免决策失误的其中一个做法,是扩充你的选项,永远不要把自己逼到“我没有选择,我只能这样”的思维模式。
把问题从“要不要”变成“我有哪些选项”。改变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说:你上班很郁闷想辞职了,不要问“我要不要辞职?”,而是问“我除了辞职以外,还有什么选择?”前者很容易把你推到一时意气用事,不爽就辞职的局面;后者,可以让你多想,除了辞职以外,你还可以做很多事情:跟老板商量换岗位、趁着工作稳定时学一门新技能、下班后找点兴趣爱好平衡一下等。你的选择余地就变得更大。
同时,你可以在发散的时候,试着把不同的事物连接在一块,看看能否产生新的想法。
6. 结合来看:你能做什么?先后顺序是什么?你的反思是什么?
最后我们聚焦在此刻我能做什么,为什么我有这样的选择,我是如何取舍的。
反思我们如何一步步得出这样的结论,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假设。如果有时候问题解决不了,尝试去打破这些假设。
举例:上面提到那个“我要不要辞职”的例子,如果你一步步去反思,可能会想到:
“老板肯定不会同意我换岗位”
为什么呢?
“他就是不会同意!”
为什么呢?
“因为少一个人,他就少一个人的预算,没那么多钱可以用了”
运用发散思维,假如你去问老板,有可能出现其他的情况吗?比如说:今年公司缩减预算,老板正头疼要裁员怎么办?居然有人说想换到其他部门去。何乐而不为?
血糖低的时候,记得多深呼吸。
我的其他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