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皇帝汉文帝

作者: 倪绍旺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09:31 被阅读205次

 

领头雁很重要

    昨天学习了严华琴老师的一节历史课,一下子被汉文帝的治国理政所感动。

    文帝治国理政堪称仁政,仁政就是以人为本,民本思想意识很强,表现为对百姓特别仁慈。我们说汉文帝仁慈,最主要是他比较人性化,二十四孝中有两个典故和他有关,分别是“缇萦救父”和“亲尝汤药”。有个读书人叫淳于意,曾经是一个清官,后来弃官从医,有一次误伤人命,当事人不依不饶,告他庸医杀人,草菅人命,官府把他判成肉刑。去长安受刑前,淳于意叹息自己没有儿子,痛骂女儿不能替他申冤。小女儿缇萦刚刚9岁,二话没说从齐国跑到长安,跪在宫门外为父鸣冤,汉文帝大受感动,当时就废除了肉刑,这就是著名典故“缇萦救父”。东汉史学家班固有诗赞道:“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逮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如果说“缇萦救父”还不足以让汉文帝流传千古,那么“亲尝汤药”就足以让汉文帝流芳百世。记得《新白娘子传奇》:里面有一首诗是“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说得就是他。薄太后身体不好,重病瘫痪许多年,刘恒在母亲榻前服侍,据说衣不解体、目不交睫。老娘每服用一剂药,他都要先尝尝苦不苦烫不烫,是否够火候,最后才亲自喂给母亲吃。还有汉文帝推行了古代中国最早关于老年人的福利保障制度,体现了仁政爱民,安抚了黎民百姓。我们现在也没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除此之外,汉文帝还是一位节约型皇帝,不仅大力提倡节俭,而且还以身作则,饮食是萝卜青菜,经常穿着草鞋上殿办公,龙袍还打着补丁,没盖过宫殿,没修过园林,没增添过车辆仪仗,连狗马也没有增添一只。皇后和妃嫔也是粗布服饰,上面连花绣都没有,为了节省布料还不允许穿拖地装。要知道国库不是没钱,而是多得数不清。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似乎真是亏死了,可老百姓喜欢,千秋万世都想着你。后来赤眉军攻进长安,许多皇帝陵墓被挖了,唯独没动霸陵,因为他们知道里面没啥贵重东西。对于这件事情,徐寅有诗为证:“旧历关中忆废兴,僭奢须戒俭须凭。火光只是烧秦冢,贼眼何曾视霸陵。”八项规定,文帝做的真好!自己身体力行,一身正气,其身正,当然风清气正!艰苦奋斗不是仅仅让老百姓共度时艰,而是从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开始,精兵简政,减少官僚机构和行政开支,压缩国家非民生支出,大幅增长教育医疗住房保障性支出。以民为本不是口头忽悠。有些地方政府官员需要好好学习文帝,不要做地方土皇帝!

    文帝处理国家大事很有智慧!吕后当政时,南越有个叫赵佗的,独占一方,自称皇帝。吕后用兵征讨、用贸易战遏制,但大汉朝始终都没治得了这个小小的南越。而汉文帝当政后,只用了一封信,就降服了赵佗。

这封信,软硬兼施,旁敲侧击,加上汉文帝的一些辅助行动,其风格和用语堪称是江湖人的教科书。直到今天,江湖人的行为和语气都和汉文帝一模一样。

我们来分析一下汉文帝的套路:

1、以情动人,解除赵佗的后顾之忧。

第一步,汉文帝派人修整了赵佗在内地的祖坟,又设置了守墓人,每年按时祭祀。

第二步,汉文帝把赵佗在内地的兄弟封为高官,给了丰厚的赏赐。

2、放下架子,放低姿态。

汉文帝这封信的一开始,就开始自我检讨,说自己一直在北方做藩王,离南越路途遥远,我本人也不懂礼节,所以一直没与您通信。

3、讲出自己为对方做的事,以情动人。

汉文帝在信中说,听说您提的要求之后,我就按您的要求罢免了一位将军,然后修整了您祖先的坟墓,慰问和安排好了您的兄弟。

4、开始分析双方的利弊得失。

然后,汉文帝开始分析,您的进兵让汉朝受到了损失,但您的南越国也受到了损失啊。您的士兵也有伤亡的,将吏也有阵亡的,百姓也遭了殃。如果继续这样打下去,朕也不忍心啊。

5、开始叫苦。

接着汉文帝开始说出自己的难处。我想把双方的边界重新勘定,但大臣们说这是汉高祖定下的,朕也不能擅自改动。

6、开始软硬兼施。

汉文帝开始摊牌了:就算是我占领了你的土地,我的国土也没增加多少;就算我把你的全部财富都抢来,我也不能富强多少。

这句话软中带硬,意思是我随时可以灭了你,在我眼里你一钱不值。

7、又把话收回来。

汉文帝又温和了:算了,那边你就自己治理吧。

8、开始挑刺。

汉文帝此时才开始反击:但是不行啊,你现在可称帝了,现在有两个皇帝了啊,而且你也一直没跟我通个信,这能不打起来吗?

9、再次把话收回。

算了,我不想和你计较了。我们恢复以前的关系吧。

信到此结束了。结果怎么样呢?

    史书记载,赵佗看了信之后,“十分惶恐,叩头谢罪;表示愿意遵从汉朝诏书,永为汉朝藩臣,向汉朝进贡。”

    在当时的臣民眼里,汉文帝的确是是仁慈宽厚的明君,也是经济建设上大有作为的皇帝,主要措施有:

①安民为本

年轻的贾谊作《过秦论》为文帝提出治国的根本方针为“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这股要求安民的社会思潮,是惠帝以来朝野共同的要求,也是巩固西汉统治的需要。这样的靠谱的经济学家,文帝会用敢用放心用!

②减省租赋

为了吸引农民归农力本,文帝以减轻田租税率的办法,改变背本趋末的社会风气,用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文帝二年(前178年)和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文帝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即纳1∕30的土地税。文帝十三年(前167年),还全部免去田租。自此以后,三十税一成为汉代定制。此外,算赋也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文帝三农问题的解决当为后代历世效法,现在美国的特朗普学的比较好!

③减轻徭役

文帝“偃武兴文”,“丁男三年而一事”,即成年男子的徭役减为每三年服役一次。这样的减免,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④废除盗铸钱令

文帝五年(前175年)四月,废除盗铸钱令,允许私铸。

⑤弛山泽之禁

文帝后六年(前158年),文帝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所有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弛禁的结果,“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中国历来崇尚一位明君,文帝是不可多得的一位,我很推崇他!心中有百姓的皇帝有几个呢?文帝不是嘴上说说的,做的真好!

驻在人民心中的才是真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清风慕竹_80b3:涨姿势了,认识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好皇帝。
    倪绍旺:@清风慕竹_80b3 好久不见了,忙什么呢?

本文标题:好皇帝汉文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cq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