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典范——汉文帝刘恒

作者: 海溪兰蓝 | 来源:发表于2021-12-14 20:27 被阅读0次

汉文帝是明君典范。

史书若夸一个皇帝是明君,往往会说:有汉文帝之风。

01

陕西这个地方,感觉是怎么都不好呆着,扩建个机场吧,一开挖就出来了3500座古葬墓;

干点儿农活吧,一铁锹下去就是古迹,这不,今天又挖出了汉文帝的霸陵。

汉文帝霸陵的位置,刚开始可不是在西安白鹿原江村。

从元代以来的文献就记载,在西安白鹿原凤凰嘴下,有着汉文帝的大墓,明清时期还在此举行过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国家文物局在2011年和陕西考古专家对该地区进行了详细“体检”后,发现凤凰嘴下竟然没有任何坟墓。

又过去了若干年后,就在今天,总算是确定了汉文帝霸陵位置就在白鹿原的江村。

02

很多人都好奇,都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还是汉武帝刘彻的祖父,其他人都是葬在咸阳原上,沿着渭河北岸一字排开,与对岸的汉长安城隔河相望的祖陵之地,为何唯独汉文帝刘恒却葬在了白鹿原的江村呢?

这要从汉高祖刘邦说起了,刘邦这人有好色的毛病。

秦灭亡后,楚汉相争之际,魏王豹原本与刘邦结盟,但有相士预言说魏王豹的姬妾薄姬“当生天子”,于是魏王豹心思活泛了,撕毁了结盟。

后来魏豹被杀,刘邦也将漂亮的薄姬纳入了后宫,此后薄姬“一幸生男,是为代王”。魏豹到死也没有想到的是,薄姬后来确实成了“天子之母”,但“天子之父”却不是他。

代王刘恒自出生后,就被刘邦忘到了九霄云外,“稀见高祖”,身为母亲的薄姬和父亲刘邦很少见面,儿子刘恒自然很少和父亲相聚。

史书记载,刘邦最喜欢的是戚夫人所生的儿子赵王刘如意,曾一度想立刘如意为太子,后在群臣阻挠下作罢。

也因此,吕后视戚夫人和其子刘如意为眼中钉,以至于有了后来戚夫人母子的悲惨遭遇。

刘邦死后,吕氏一族手握权柄,对刘邦的妻妾毫不手软,薄姬因为历来不受刘邦待见,因此逃过一劫。

吕氏还对刘氏后人痛下杀手,刘邦的儿子们除了吕氏亲生儿子和远在山西的代王刘恒外,都被诛杀殆尽。

后来吕后的儿子刘盈继位,刘盈曾目睹母亲吕后虐杀戚夫人,为保护弟弟,即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同吃同住,却在一次疏忽中被吕后逮着机会毒杀,刘盈惊怒交加,无可奈何之后没几年郁郁而终。

后来吕氏扶持了一个据称是刘盈之子的小皇帝,并垂帘听政,一时权倾朝野。

吕氏死后,代王刘恒以“仁孝宽厚”美名,被功臣们推举为帝。著名的文景之治也由此开启。

03

当了汉文帝的刘恒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公认的一代明君,所做所为堪称明君典范。

他的一生因为做了这6件伟大的事情,而受到后人追捧:

一、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功臣推举出来的皇帝;

功臣推举刘恒,很大原因是:汉文帝刘恒在朝廷无势力,母族出身低微,要想坐稳江山,只能依靠元老大臣。

如此,大臣的地位就稳固。

二、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免除农民农业税的皇帝;

刘恒即位后施行仁政,废除肉刑,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他听从晁错的建议免除了农业税。

三、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实行言者无罪的皇帝;

汉文帝一生为民、俭朴勤政,虚心听取大臣意见,并不断改进政策,为强国富民孜孜以求的皇帝,历史上实不多见。由于汉文帝这种廉洁爱民的精神和励精图治的实践,才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开端。

四、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尊重司法独立依法办案的皇帝;

《通鉴》中,记录了汉代依法办案第一人张释之,办案涉及到的都是皇族,汉文帝都能听取相反意见而不故持己见。

五、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躬行节俭,示范薄葬的皇帝。

汉文帝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朴素。

据说经常穿一双草鞋上殿办公,龙袍打补丁;当了23年皇帝,没盖过宫殿,没修过园林,没增添车辆仪仗,连狗马都没有增添一只;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哪怕是为自己预修的陵墓,也要求从简。

在去世后的第六天就被安葬了,而霸陵的工程也只用了三万一千人,与秦始皇陵工役七十万相比,工程量不大。因此汉文帝霸陵的薄葬成为帝王节俭的典范,并流传千古。

六、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被儒家称许为真正达到“仁”的境界的皇帝。

汉文帝仁德修身、治民安境,在位期间推行仁政,开创西汉盛世,他以其成功的治国实践,让世人看清统治者的仁德人格会对国家政治造成什么样的有利影响。

后世帝王无不效仿汉文帝,但再无一人能够超过其高度。

另据汉书记载,在代国的时候,母亲薄太后生病了,刘恒在母亲身边侍奉了三年,“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文帝因此成为唯一的一位被列入“二十四孝”的帝王。

04

在薄氏死后,因为礼制问题,毕竟薄氏只是刘邦生前一个不喜爱的妃嫔,只能以嫔妃的身份祔葬,这明显贬低了已被尊为皇太后的薄氏。从情感上来讲,汉文帝也是不能接受的。

于是汉文帝将陵寝另择新址,以其母薄氏近孝文皇帝霸陵为由,顺理成章在霸陵附近以皇太后之礼营建陵墓,解决了薄氏的丧葬礼仪问题。同时,汉文帝自小和母亲相依为命,鲜见父亲刘邦,对于葬在祖陵恐也有心结。

这大概就是汉文帝葬在白鹿原的江村,而不是葬在咸阳原祖陵的原因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君典范——汉文帝刘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fy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