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赏析《正能量大讲堂》《良心哲学》
【传习录读书札记107】致良知,到底要不要思善恶

【传习录读书札记107】致良知,到底要不要思善恶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2-03-26 06:00 被阅读0次

    第161条(《答陆原静书》之十二)原文:

    来书云:“佛氏于‘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于吾儒‘随物而格’之功不同。吾若于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矣。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惟有寐而方醒之时耳,斯正孟子‘夜气’之说。但于斯光景不能久,倏忽之际,思虑已生。不知用功久者,其常寐初醒而思未起之时否乎?今澄欲求宁静,愈不宁静;欲念无生,则念愈生。如之何而能使此心前念易灭,后念不生,良知独显而与造物者游乎?”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则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

    “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功夫大略相似。

    但佛氏有个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便有不同耳。今“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此便有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之患。

    孟子说“夜气”,亦只是为失其良心之人指出个良心萌动处,使他从此培养将去,今已知得良知明白,常用致知之功,即已不消说“夜气”,却是得兔后不知守兔而仍去守株,兔将复失之矣。

    “欲求宁静”“欲念无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辨,更有何善何恶可思?良知之体本自宁静,今却又添一个求宁静;本自生生,今却又添一个欲无生。

    非独圣门致知之功不如此,虽佛氏之学亦未如此将迎意必也。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今却欲前念易灭,而后念不生,是佛氏所谓“断灭种性”,入于槁木死灰之谓矣。

    《六祖坛经》说:“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而儒家主张“随物而格”,朱熹认为要在穷尽事理上下功夫,物格而后知至,王阳明认为应该事上练,时刻不忘去除私欲,私欲尽而良知显。

    陆澄的疑惑是,如果按照慧能的说法,用“不思善、不思恶”的法门来致良知,其实已经“思善”了,良知就是至善。惟有孟子讲的一觉醒来时遗留的“夜气”,体现了清静自在的良知,而且未思善恶。但“夜气”不能持续,倏忽之际,人的眼睛一睁开,各种各样的思虑就会纷至沓来。是不是所下的功夫久了,就可以保持“夜气”长存?

    但是,陆澄一直努力在下功夫,希望求得内心的宁静,但结果是越想宁静,却越不宁静。越想不生善恶之念,念头越是顽强地冒出来。如何才能做到起念以后,让念头尽快消逝,而且不生出新的念头,只有良知独显,达到庄子所谓的“与造物者游”的境界?

    佛家认为,一倏忽间,人就有千万个念头起来,一念既去,又有千万个念头起,所以不要执着,来了就让他来,去了就让他去,无所谓善恶,慧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我认为应该是这个意思,它更应该是一种结果、一种境界,而不是刻意的功夫。

    至于孟子说的“夜气”,更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差可比拟,当不了真,人在梦中还会有各自欲望,美梦也好噩梦也罢,其实正是欲望强烈的表现,谈什么清静自在,善恶不思。圣贤的话语怎么可能字字珠玑,说得不好听一点,难道圣贤不放气吗?

    还是看看王阳明怎么说吧。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说的是自性的状态,即大智大觉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儒家说的良知。如今既然已经懂得良知应有清静自在的境界,那这句话就没有必要再说了。

    “随物而格”,是致良知的功夫,就是佛家说的“常惺惺”,头脑始终保持清醒,不让一丝灰尘沾染明镜。体段,模样的意思,类似于王阳明说的气象,所谓的“体段功夫”,实指外在事上练的功夫,以求得那个气象。从强调事上练的功夫而言,佛家和儒家大抵相似。

    但佛家难以摆脱自私自利的心,这是与儒家不同的地方。就像陆澄所说的“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这就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心,所以才会有“思善”的毛病。

    孟子说“夜气”,只是个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良知的本然状态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从而有一个下功夫的入手处,既已明白良知的本体,也知道致良知要在去私欲上下功夫,那就没有必要揪住孟子“夜气”的说法了。就像你已经抓到了兔子,就应该守住到手的兔子,而不是再去守在大树下,那么到手的兔子又会跑掉。

    “欲求宁静”、“欲念无生”,这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的毛病,所以才会“念愈生”而“愈不宁静”。良知始终如一,岿然不动,在良知面前,善恶自辨,难道需要我们去千思量万琢磨吗,根本不需要我们去分辨。良知的本体本来就宁静,岿然不动,为什么还要刻意去求宁静。生生不息是大道的根本,为什么要刻意不让念头发生呢?

    不但儒家是这样的,佛家也讲求不要刻意地追求,即要摆脱“将迎意必”的心思。心中有良知主宰,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一定要“前念易灭,而后念不生”,这是佛家“断灭种性”的状态,就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状态,这不是儒家提倡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读书札记107】致良知,到底要不要思善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js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