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里古镇访古(八)

作者: 临湖风 | 来源:发表于2021-11-30 22:21 被阅读0次

柳亚子故居的大厅后面玻离柜中陈列着一块残匾,上书“赐福堂”三字,是清乾隆大学士嵇璜所制,赠予工部尚书周元理。当年乾隆曾赐予周元理9个福字,大学士嵇璜将福字制成九块匾额,其中之一赠送给工部尚书周元理,周元理衣锦还乡,将御赐福字匾额恭悬于此宅厅,该厅即更名为赐福堂。

第五进为气度恢宏的藏书楼,东西两厢与前楼相通,构成了江南水乡特色的走马堂楼。厅前亦有砖刻门楼,所雕娇凤穿牡丹、狮子滚绣球,玲珑剔透,形象生动,上面有“天赐纯嘏”的题额,十分精美,保存也还算完好。

柳亚子故居保存完好,真是黎里古镇值得一看的地方。

故居出门往东是中国锡器博物馆。抬头看墙上的字以为是“沪”字,黎里作家殷老师曾经告诉了我,是甲骨文“锡”字。这次丁老师又告诉我们,意思是人在河边干活。

锡器博物馆在黎里古镇中心街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毛宅。该建筑风格独特,设计建造精美。锡器博物馆由食具锡制品展示区、茶具锡制品展示区、酒具锡制品展示区、闺房锡制品展示区、文房锡制品展示区等组成。

走进锡器博物馆,每一件都是精品。

一品锅:是皇宫里面用来热菜用的,一般不用,要皇帝大宴群臣的时候才有资格用,一年只用一两次。

墙上一眼看到“鍚荼壸”这三个字,估计有不少人会读一成“xi sha hu”。接着丁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锡茶壶丢官趣事,据说,两广总督张之洞喜好锡茶壶,一日有位侯补知府来拜见。张在兴上有意考他,便在纸上写下“鍚、荼、壸”字,叫其识认。侯补知府一见便脱口而出:“锡、茶、壶”是也。张听后笑道:能识“锡、茶、壶”尚可造就,着读书五年,再来听鼓!其实,“鍚”音“阳”,是马额上的金属配饰,“荼”音“途”,是植物的一种,“壸”音“昆”,,是宫中的小道。“鍚、荼、壸”三字,每字都比“锡、茶、壶”多出一画。就这三横,让眼看着花翎子就戴上了的准知府,这下可好,连准知府也没得做,打道回家用锡茶壶喝茶去了。群友们不禁感叹道:没文化真可怕。

相关文章

  • 黎里古镇访古(八)

    柳亚子故居的大厅后面玻离柜中陈列着一块残匾,上书“赐福堂”三字,是清乾隆大学士嵇璜所制,赠予工部尚书周元理。当年乾...

  • 黎里古镇访古(二)

    丁老师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的城隍庙和望恩桥,对岸的城隍庙曾经和尚和道士都做过主持。望恩桥旧时桥两侧各有一座凉亭,故名...

  • 黎里古镇访古(一)

    苏州访古小群计划去黎里古镇访古。古镇我曾去过好几次,也写过日记,群友们知道我那里有文友认识,便委托我组织,我接受了...

  • 黎里古镇访古(三)

    施家洋房前面是清风桥。 枕石端刻有纹饰,据《黎里镇志》记载:清风桥在老街北栅,跨南北向市河北段梨花街和西新街,东西...

  • 黎里古镇访古(四)

    沿着市河西岸往南走,前面不远处是明月桥。丁老师告诉我们明月桥也称杨家桥,这里曾经发生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来到桥...

  • 黎里古镇访古(六)

    来到西徐家弄,上次劳动节时殷老师带我来过的,记得里面有楠木厅。 跟着丁老师走进长长窄窄的弄堂,来到了丁老师预先约好...

  • 黎里古镇访古(九)

    漫步在黎里古镇上,市河里游船慢慢地划过,荡起一阵阵涟漪,令人心存荡漾。 跟着丁老师来到了迎祥桥。 迎祥桥也称缘起桥...

  • 黎里古镇访古(五)

    过明月桥来到梨花街上,过街楼依然存在,却不见了肉店和烟杂店,肉店现在是喝茶聊天的地方。也不知道梨花街地名由何而来,...

  • 黎里古镇访古(七)

    出南社向东来到了鼎新桥,一群化了装穿着军装的小朋友从桥上走下来,真是好可爱。丁老师告诉我们鼎新桥原是石桥,明嘉靖年...

  • 吴江去访古(一)

    苏州访古群的群友们要去吴江访古,吴江离我厂近去过好多次,也到过同里、黎里等名古镇游览,而真正到吴江市里专门访古一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黎里古镇访古(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lj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