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开会听得最多的就是关于“双减”政策的内容,似乎提前感受到了这个新学期的大变化。说实话,我其实更关注的是课后服务如何贯彻执行。我疑惑:为什么中学的孩子每天需要课后服务?
教育从来就是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课后服务让学生的作业大多在学校完成,那么这完成的到底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作业呢?家庭作业是检验学生对于知识掌握情况的关键环节,现在把孩子的学习完全交给学校,那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点又在哪里呢?我一直觉得所谓的因材施教,是需要家长参与的,学校教育面对的是集体,而集体是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的,尤其是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等层面,他其实需要父母的及时参与并和老师保持有效沟通,才能更贴合每一个具体的孩子。毕竟这世间不会有人比父母更爱自己的孩子了。
解决家长接送学生的问题不应该是课后服务,而是让学校就在家门口,让大多数孩子可以自己走路去上学,这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之道。家长为什么非要接送学生?毕竟过去的很多年里,大家上学大多数都是自己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学和放学,这一方便是解放了家长,偶尔的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也变成了一件值得记忆的事情,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会和同伴相处,想想我们以前小时候,都是和住在附近的同伴一起去上学放学,那些放学的时光,反而充满了很多美好的回忆,结下了很多深厚的友情,他们是我们和父母有矛盾时最好的倾诉对象,他们是我们独立上学最好的伙伴……我其实发现因为现在孩子每天都是家长接送,假期出去玩要家长陪同,上学放学是家长接送……他们除了在校时间去哪里培养感情,所以他们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多少机会去结交同龄的朋友,甚至很多孩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同龄的朋友,根本不会和同龄的小伙伴相处,而“同侪力量”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略的力量。如果让他们自主选择一起上学放学的同伴,他们其实每个人就都有了可以倾诉的人,也许对于缓解他们的心理情绪也是有积极的作用,对他们把注意力从电子产品中抢走一部分也许也是有作用的。
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和同龄的小伙伴自由相处,对他们大多数人而言是有积极作用的,孩子的成长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这样的教育阵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