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本期对话嘉宾:
房木生景观设计(北京)有限公司(Farmerson Architects)创办人
房木生
从设计角度来说,什么是设计?通过耐人寻味的琢磨让受众也有感同身受的效果就好,避免简单的直白,这是房木生追求的方向。
“房”与“木”的共生
房木生从2003年提出“房木共生”概念:是建筑与景观的共生,也是人工与自然的共生。看遍了南方与北方、城市与乡村,又经过多年兜兜转转、创造与反思,房木生一直以来都坚持自己的理念,“房木共生”可以说是一个标准,让空间摆脱刻板的陈列排布,让人们有机会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里。
读一本书时,如果大白话太多,尽是一些没有太多深刻思想的流水式内容,会让读者感到无聊;而提高文章内在逻辑从而将文章思想升华到哲学层面,就会让人感觉品之有味,翻了再翻,设计也是如此。“房木共生”的内涵在于形成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不是直截了当的移植一片森林,造成遍地是参天大树的景象,而要经过场地与其中元素的设计,让人工的建筑与自然相融合,呈现出相对抽象、耐人寻味的空间效果。
从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的角度来说:建筑师做出高品质的建筑,希望能够和与之匹配的、旗鼓相当的景观相结合来提高其内涵深度;其次,受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人居观念和人居环境影响,建筑与景观二者不分家。
例如苏州拙政园“四壁荷花三面柳”的荷风四面亭、上海方塔园中“竹林深处,河道之畔”的何陋轩,都是建筑与河塘相互咬接在一起,相互“媾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建筑与自然相映成趣,形成中国太极拳一般的两者之间互博的生动状态,这便是“房”与“木”共生的表现,在中国园林的营造中自古有之。
空间与时间的共生
共生不单单只存在于空间概念中,孩子肉呼呼的小手慢慢变得苍老,几十年时光易逝,人皆有感。时间便是空间三维之外的“第四维”,建筑与景观设计要体现出时间感,经过不断创造的过程,让空间留住时间。
“房木共生”的结果便是“共生风景”,它兼顾城市、自然、人的心理等多种元素,在生长的脉络上让时间停留或是跨越,存在于时间之上,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形成一种“广义”的风景。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情怀倾诉的场所,它有更为内在的气质,需人们对其本质进行挖掘。
记忆回到小时候的画面,在森林里,看到一头野猪、一片竹林,或是细碎流沙等种种情景,那就是共生的风景。把过去时间留给人的悸动通过空间的创造再现,或是通过空间的创造给予其独特的风景从而融入人未来的生活,这是建筑与景观设计的一种情感;而把共生的概念给予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去创造共生的风景,让时间、空间与人三者合一,是设计的最终一笔。
“要共生,不要革命”
无论城市、乡村还是一个小小的院落,与自然的接洽都应该是平等的,正如房木生所说:“所谓的‘前卫’与‘古典’,‘江湖’与‘庙堂’之间,也要有共生的概念。”
房木生常说的一句话是“要共生,不要革命”。“革命”即否定前者,否定平衡,态度往往非常激进。当下受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潮流影响,一体化本身也是一种革命,一种排斥个体差异的革命,它并不是一种共生状态。即使个体再小,庙堂再高,它也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它们本是平等的。
“要共生,不要革命”的核心出发点是革命就会浪费,它是对资源的内耗。而共生需要的是欣欣向荣的和平主义,用比较平静的方式发现对方优点,但需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信仰、尊严,世界才能实现多元化,避免同质化。
共生也是一种柔和的接触方式,体现在生活细节的处理中,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关系、工作关系、朋友关系,甚至家人关系。在资源有限的基础上,运用共生理念处理问题会比较容易达到一种默契。
人与人之间正确的相处方式是在接触的过程中相互理解,而不是粗暴的干预和影响。建筑融入自然的方式也是如此,以一种柔和的接触方式放下对立的敌意,回归自然,圆融两种存在,达成共生的模式。“共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个目标,一步一步走过来,共生理念贯穿于房木生的设计生涯之中。
档案声音
所有哲学包括宗教都在探讨的一个共同的话题是“人为什么活着”。房木生曾写到过“人只不过是来到这个世界不断借景的一具皮囊”,来到这世间不过百年,站在不同角度去观看世间万千景像,而找不到世界给自身的感动,与世界没有共鸣便接触不到“生”的意义。不同人看到的风景不同,这也是一种动力,刺激着人们的内心去追寻、给予和再创造。景观设计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行者,在人工与建筑的沿途,深耕景观与自然,一路践行着自己的使命。
文中泰康学院项目图片由房木生拍摄
- End -
本文由档案记录人原创撰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欲给档案君提供宝贵建议,请在 | 建筑档案 | 公众号中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