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亨(1850-1906年),字子嘉,秦州人。清末学者、大臣。
光绪二年(1876年)刘永亨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六年(1880年)授编修。未及二载父母相继亡故,归家守孝。期间曾于张掖、秦州讲学。后又主讲兰州求古书院,任山长。该院是由当时甘肃学政陆廷黻占陕甘总督谭仲麟改兰州府贡院而办的省立学院,由于刘永亨的渊博学识及讲授得法,令诸士折服。
刘永亨服孝期满,复入京协修国史。在国史馆纂俢会典时,以资料翔实,考证缜密而见长,升任提督。书纂成,节约费用六万余两,受朝廷优旨嘉奖,升侍讲,戴花翎。后接连五次升迁,授清帝侍讲学士,充起居注官。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愤起反抗外侮,甘军董福祥奉命去攻外使馆:,刘永亨致书董福祥,义和团仇恨西方教会,但应有所区别,不能混同去打其它使馆,被董认为糊涂。
后刘永亨随慈禧与光绪帝到西安,任詹事。返京后,晋升内阁学士、户部侍郎。曾两次踏勘西陵,核实工程费用,杜绝了一些人的虚支冒领。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授工部侍郎,旋又调仓场侍郎。时值秋运繁忙,他奔驰劳累,导致脾病,卒于任上,时年56岁。
2018.1.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