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真我个性亲情、友情、爱情向阳花
亲犹待:读龙应台《雨儿》有感

亲犹待:读龙应台《雨儿》有感

作者: 伊者何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4-19 23:34 被阅读0次

文/风起故园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写作《雨儿》时,作者的母亲已罹患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雨儿即女儿。因为年迈加上病情的缘故,母亲忘记了很多事,却独独没有忘记她的“雨儿”。

作者以“雨儿”为题,充满对母亲的深情和包容。文章一开始,“我”试图纠正母亲的发音,修复她的记忆,在电话里一遍一遍的回答母亲重复的发问,然而这一切只是徒劳。

母亲是个很脆弱的词,一碰即碎。    ——龙应台《回家》

本文从一通电话写起,讲述自己与母亲的相处过程,可谓平常处见真情,温润感人,又略带几分伤感,语言精致,情感浓烈却又收放自如,不腻人。

年轻时母亲精明能干,而如今如此衰老,如此糊涂。作为女儿的龙应台,搬到母亲居住的城市亲自照顾她,陪她谈天说地,带她去泡温泉,坐捷运,最后,为了逗母亲开心,结尾处还说:“你的雨儿想看到你的笑,妈妈。”

龙应台:“此生唯一能给的,只有陪伴。而且,就在当下。因为,人走,茶凉,缘灭,生命从不等候。                              《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

我们常歌颂母爱的伟大,因为无论时空如何转换,无论青丝何时变白发,母亲的爱也从未改变。却很少想过,作为子女,我们又该如何去回报母亲。

小时,母亲总是说,多读书,走出大山,才能飞得更远。后来,读书,工作,成家,与母亲各居一城,每每通话,最多的一句便是“我以为你回来了”,心里便生出许多愧疚。然,我仍然很少回去,甚至连电话都少打了。如今母亲已年过五旬,总是笑着说,我很好。

风停树不静,

回首亲犹待。

再读《雨儿》,感动之余,又生愧疚,却依旧连电话都没有打出去,因为不知如何面对母亲的深情询问。大道理每个人都懂,但真的能去做,却是很难……

愿天下父母子女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得到圆满,享受幸福。

相关文章

  • 亲犹待:读龙应台《雨儿》有感

    文/风起故园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写作《雨儿》时,作者的母亲已罹患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雨儿...

  • 读龙应台的《雨儿》有感

    重要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人越来越重要。 每天打一通越洋长途,只为了跟老妈说一句“我是雨儿。” 也是为了听一下妈妈的...

  • 言外之味

    读龙应台散文《雨儿》有感 实话说,龙应台在我等市井百姓之流留下印记的,应该是她八十年代针贬台湾时弊的《野...

  • 文章被锁定了

    昨天早晨写了二篇文章被锁定,一篇是读龙应台的巜雨儿》有感,发出后,几秒的时间,就显示文章被锁了。 没办法,只好再写...

  • 读龙应台《咏儿和慧儿》有感2018.12.6

    今天读了《读者》2014.1期刊登的大师--龙应台的《咏儿和慧儿》文章从一件很平凡的-“去香港某医院看牙医...

  •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从纯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喜欢龙应台,喜欢她简单的文字,喜欢她平...

  • 读龙应台《金黄》有感

    这是一篇别开生面的写景文章,悬念迭起,如在读一篇侦探小说。 现实世界惊天动地,又充满平凡琐碎。都市里的人们,生活节...

  • 读龙应台《莲花》有感

    1 作者一直在纯粹的记叙老挝旅游所见:皮肤黝黑,眼睛晶亮,肆无忌惮追逐玩耍的散学后的孩子们,用柳条抽打带火的球的两...

  •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彷佛微风吹过麦田。 《...

  • 犹待东风唤雨来

    作者:隐世里君 一树红梅映水栽, 含香沁雪触诗怀。 何时燕子衔春至, 犹待东风唤雨来。 雪幕 万顷雪幕从天降, 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犹待:读龙应台《雨儿》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wwb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