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曰:“寡人愿安乘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佣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说,“寡人愿安承教”,说安呢,就是乐意,寡人现在特别乐意听您讲讲道理,梁惠王觉得孟子说得有道理。这时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你看孟子特别善于层层递进地举例子,就是他用层层递进的这种类比,能够让对方很容易地接受。所以答案,基本上都是被问的那个人得出来的,就是梁惠王自己就会得出一个结论,说五十步笑百步这肯定不行。
所以孟子问他说,“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梃”大家知道,就是廷仗,拿着一个棒子打人。你用一个棍子把人打了,和你用刀把人杀了,有区别吗?王曰:“无以异也”,说这个没有什么区别。然后孟子接着递进了一下,你看陷阱在这儿呢,孟子说:“以刃与政,有以异乎?”就是你用这个刀杀人,和你用你的行政措施杀人,你觉得有区别吗?
梁惠王经过了前面那一轮的头脑上的训练,王说,“无以异也”,这也没什么区别呀。接下来孟子说了一段非常有名的话,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率兽而食人就是从这儿来的,就是你的厨房里边有大量的肥肉,你的马厩里边有大量的肥马,就说明你们家的牲口都吃得很好。然后“民有饥色”,老百姓一看就没吃饱饭,浑身浮肿。“野有饿莩”,路上有很多饿死的人躺在道上。这是什么呢?“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说话真狠,也真痛快,说这就是带着这些畜生在吃人呐。
因为原本应该给人吃的东西,被你的马和猪给吃了,所以这就是率兽而食人。接着说“兽相食,且人恶之”,就是你看到猪如果吃猪,你肯定会觉得很恶心,马如果吃马你也觉得受不了,狼吃狼你都觉得受不了,觉得这不行,膈应,这种叫“且人恶之”。
你看到野兽相食,你都会觉得恶心,“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就是你给大家做父母官,你做王,你相当于是大家的父母,然后你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这个恶是一个语气词,就是这又怎么能够被称作为人父母呢?
孟子一直认为自己是接续孔子血脉的人,你知道这需要勇气的,因为他跟孔子隔了这么多代,那个曾子教了那么多的学生,子思又教了那么多的学生,那么多的学生,又分别教了那么多的学生,谁敢站出来说我是孔子的亲传?此大丈夫气概也!孟子讲过叫舍我其谁,大丈夫!
孟子认为自己就是仲尼的传人,他说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曾经狠狠地骂过那些在殡葬的时候做俑的人。就咱们在西安看的那兵马俑,把一个人的形象做成一个陶俑,然后放在墓里边埋起来,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这个话的原文理解是这样,你说你在墓里边埋几个像人一样的陶俑,孔子为什么这么生气呢?说这种人要绝后啊!为什么呢?原因是,“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你看前面讲了,说野兽相食,人都心里边觉得不安,那你现在埋一个像人一样的形象,埋在地底下,这件事情就让孔子觉得极其不安。“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那何况我们还让老百姓饿死在道上,这是对梁惠王的一次特别强悍的洗礼。
那时候的君王,可能不止梁惠王一个人,孟子因为跑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这样颠沛流离,路有饿殍的场景,所以他就非常痛快地把内心当中的愤恨全部讲了出来,说这叫“率兽而食人”。
所以这是孟子跟梁惠王的一段非常痛快的一段陈述,就是告诉梁惠王说,你所做的事情叫作“率兽而食人”,你看看你家里边养的那些马,养的那些猪,你再看看外头饿死那些老百姓,你觉得你为人父母,做这样的国君你心安吗?就是这样一段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