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497752/bfce7a153a170637.jpg)
本女子年芳二八,普通的家庭,普通的工作,普通的生活。
越长大,越能感觉是在逆风而行。
从不怨天尤人,对于未能实现的事情,总觉得是因为没有拼尽全力。
二十年的求学生涯是一个逐渐超越自我的过程。
小学、初中虽然成绩较好,但是处于农村地区的学校,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以及自己的能力毕竟有限,无法和全市的学生相比较。
读高中时,上了城市里的学校才意识到自己的差劲,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于是,我拼命地学习,早晨很早起床去背东西,晚上下晚自习继续学习到深夜。以至于知道课本上哪一页什么位置写了什么样的内容,成绩也节节攀升。现在的我依然被高中三年的自己所感动。自认为那是最积极向上的一段青春。
大学所学专业为汉语言文学,借着这个专业读了很多书,许多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也大多是在大学阶段形成的,大量书籍的阅读为日后文学素养的锤炼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四年时光匆匆而过,青春快得像一匹飞奔的骏马,一闪而过。
上学时的我,乖巧却没有个性,笨拙但比较勤快,就这样不知不觉长大了,不算太好,但也不坏,但内心里的自己似乎和别人贴在身上的标签并不相符。就这样成长着,感受着。
现在,硕士毕业两年了,初入了编辑的行当,觉得编辑这个工作平凡而伟大。平凡是因为只是默默地做着图书,安静地做图书背后的那个做嫁衣者;编辑也很伟大,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在传承着民族的文化,让更多有意义的书产生并留着这个世界上。
常常想,我能坚持做一辈子编辑吗?我也不知道,曾经的那份执着很容易被这个浮躁的社会环境所影响,难道是对职业本身爱得不够深吗?
昨天的培训老师说,过去的编辑是把编辑这份工作当作事业去做的,是怀着一份热爱和敬畏去做编辑。而现在做编辑大多是把编辑这份工作当成了谋生手段,并无半点热爱之情。
我非常赞同,当把一件事当作生命一样去做时,一定是伟大的,是成绩斐然的,所以我无比敬佩老一辈的编辑工作者们。
常常对自己说,很多事情没有实现,也许并不是因为智商问题,如果智商有问题可能也不会上二十年学了。所以唯一的原因就是功夫不够深,方法不够高效。客观理智地分析后,失败的原因就是功夫不够深,意志不够坚定,所以,铁杵未能磨成针。
不必忧伤,你永远不知道成功的那个人背后付出了多少,也许你付出的只是人家的冰山一角。失败那是自然之事。
路还很长,即使没有长远的人生规划,起码也要做好当下该做的事。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大江,当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时,也许你的人生就会向前跨一大步。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难免变得急功近利,不受别人冷嘲热讽的影响,坚守内心的自己,也许会显得很怪,但是那是真的自我。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97752/c1b6dc2f15b08f04.jpg)
成长就是这样,麻烦不断,烦恼不断,阻碍不断,但我们还是得勇往直前。跨过崇山峻岭,大概就是广阔平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