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团圆节
中秋将至,又是一年团圆时。那,你今年回家团圆吗?
中秋节,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又称月夕、八月节、团圆节等。因中秋月亮圆满,月色皎洁,象征"团圆"之意,而又叫"团圆节"。
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对人们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特殊的内涵。在现代如今,团圆已成为中秋文化的核心,并且隐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其实中秋节的起源,与团圆二字并无关系,一种起源说法是古代帝王祭月、拜月的活动;另一种则是与古代农业生产有关,秋收季节,表示庆祝。在唐代之前,中秋节并未盛行。后来,经过唐玄宗中秋望月,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朱元璋借月饼传递在"八月十五夜起义"成功,加之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为迷人的中秋染上神秘色彩,中秋节一步步流行于民间。
而团圆,在中秋节中,一直有着特殊的意义,且随着历史的演变,时代的变迁,它存在的价值并没有消逝,反而愈加重要,愈加凸显。
02漂泊游子
中秋节,既是阖家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之时,也牵动着万千在外漂泊孤独游子的思家情怀。古代人民,为生计,奔波在外,或因路途遥远,赶不回来,常常"明月千里寄相思",或将浓浓思亲之情借诗词以抒发,给后代人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古诗词。
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宋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中秋节,一片欢乐,可他们漂泊他乡,孤独一人,可聚而不得,只能望着天上的圆月倾诉心底的渴望。
03回家吧
古代游子,与家人相聚、团圆,并不容易。可是,在交通发达,自由民主的21世纪里,即使在千里之外的人们,回家并不是难事,加之今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一起放假,时间充足,我们还在等什么呢?
回家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我们长大了,父母也慢慢变老了,越是长大,越是离开父母。想想啊,我们还有多少个中秋是能在家里与父母度过的呢?
其实,没有我们以为那么多,特别是上了大学之后,次数不会增加,只会递减。你会忙,你会有你自己的生活重心,你会有很多朋友,可是,父母只有孩子,只有你啊。以后你要工作,你要为生活向前奔跑,很多时候,没有办法为家人停留,即使是中秋节,也身不由己。
小时候,过中秋,我们并不懂事,觉得有好多好吃的,那就很开心,对我们而言,是个吃货节。从不曾体会离别的思愁,也没有迫切想念的心情。也不能为父母做什么事。
长大后的我们,最好的孝顺,不是千金万银,不是豪车豪房,而是我们的时间,我们的陪伴。父母陪我们长大,我们要陪父母变老。
每对父母,都舍不得孩子远离,可也不得不放手让孩子去飞翔,去追逐,去打拼。他们总是在老家默默等待,等待我们的偶尔回来,这就很心满意足了。
虽然,现在通讯很发达,平日里打个电话,发个微信,觉得就够了。可终究隔了那份陌生的距离,什么都比不上见面,在身边来得好。
说得再多,想得再多,也比不上去做。
中秋节,回家吧,家人等你归来,等你共享天伦,等你团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