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萌宠散文
生命教育学:引言

生命教育学:引言

作者: 一朴信信 | 来源:发表于2021-05-07 05:31 被阅读0次

中华文化宝藏《宗运生命学》之“序篇”

宇宙之中,浊阴之气凝聚,清阳之气发散,阴气凝质成形,阳气飘散界定,就生成了天地。天地之间,浊阴之气下降,清阳之气上升,天地二气交合,凝质成形,就生成了人和万物。

天上的阳气,途径风雨雷电、冷热明暗,凝成浊阴之气,沉降到地上;地上储藏的精气,途径万物吸收消化,生成清阳之气,升浮到天上。如此阴极转阳,阳极化阴,阴消阳长,循环往复,阴阳相生而地盛天行。这就是天地的生长。

天地万物,同呼吸、共命运、互联通,同道、同理、同法术,互生、互长、互养育,知其一,则可知其二。比如,一棵树是如何生长的?枝繁叶茂,只是神韵,精气往来,皆由根茎。枝叶吸收地上的精气,通过树心向下输送到树根;树根吸收地下的精气,通过树表向上输送到梢叶,阴阳精气如此上下贯通,这就是树木的生长。

同理,一个人是如何生长的?身强体壮,心灵手巧,潜能无限,智慧无比,皆源于精气旺盛,上下贯通,精神提升。百会、皮肤和五官吸收的天地精气,途经身体消化吸收,形成浊阴之气,通过相应经络,向下输送到涌泉;涌泉储藏的阳气,通过相应经络,向上传送到全身。如此阴极转阳,阳极化阴,阴消阳息,阴生阳长,循环往复,互生互长而生生不息。

天地之间

何谓阴气?凝结沉降的浊气;何谓阳气?轻清浮升的清气。阴阳二气,就是宇宙天地根本的阴阳,也是人体生命最大的阴阳,还是天地万物互通的阴阳。阴阳互推互生,就是万物生命运行的基本内容。

由此可见,生命的生长及持续健康,包含三个根本因素:一是精气旺盛,保供应;二是阴气贯通,下得来;三是阳气贯通,上得去。三者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相互关联,共同保障生命运行。

一、保障精气旺盛

精气的来源:一是先天精气,藏于肾;二是后天精气,藏于经络,包括肌肉中的“肌”。肌是精髓,肉是材料,需要锻炼的是肌,而不是肉。后天精气,通过百会、皮肤和五官摄入,需采用专业的方法认真修行,方可保障。

五官是后天精气摄入的途径,其中,眼、鼻、耳是双孔的,属阴,主吸收,忌外放,易耗能,要防范被外物(美色、美言、美事)诱导或绑架,致使吸收不到外物的精气,反而耗费大量精气。平常我们总是如此。观察、欣赏、接收、学习,而不是留恋、享受、占有外物,才能减少精气消耗,吸收到外物的精气能量,为己补缺。

口是单孔的,属阳,主排放,忌贪图美味,无节制地摄入。很多人把口的职能搞翻了,以为口是主摄入的,致使肥胖、拥堵、病赘等问题。其实,口与排泄通道相互配合,是以排泄为首要任务的。摄入是五脏系统的需求,而不是口的需要,口的职责,是避免摄入体内不需要的食物,即为需而食,为排而食。

为保障精气旺盛,无论是先天精气或是后天精气,我们都要避免不必要的耗损,即意识、心志,也即妄念、贪欲和不良习惯造成的耗损。先天精气耗损,主要表现为滑精、损精或意淫。后天精气耗损,是指五脏系统(包括五官)耗损精气,严重时还会透支肾脏里储藏的先天精气,导致肾衰。

二、保障阴气下得来

阴息阳消,阴降阳升,是阴气息降在先,阳气消升在后,前者推动后者,且阴极阳升,阴气要下沉到涌泉才行。

阴气下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阴气较重,本来是利于下沉的,保障阴气下沉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就是清除妄念,活出空性,道法自然。但很多人却不愿意去做,或难以做到。

明心见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瑰宝,我们称之为禅。禅即“示、单”:知道自己只是万物之中一粒微尘,让自己成为代表源头、带有使命的万物之中一粒微尘。禅就是定心,“见心不动”即曰禅。靠什么定心?单靠认知是靠不住的,最终要靠精气神,靠精气贯通,立心、明志,以气安心、定心。

安不住心,是当今世界的通病,需要回归中华生命文化。很多人妄念、妄想多得瞪着眼睛做傻事,天天做着白日梦,不知何谓利害先后,害人害己无法自拔,甚至连睡觉都睡不好、睡不着,即使睡着了,继续在睡梦中折腾,做的全是妄想、幻想梦,本来早已疲惫不堪,睡梦中还要耗能。不管是白日梦还是睡梦,只要是妄梦(梦想贪占外物),就表明自己心不定。心不住,妄念生,阴气下沉成泡影。

天地之和

三、保障阳气上得去

只要阴气沉到底,阳气就会自然上升。接下来,改掉行住坐卧不良习惯,多练功,保障经络疏通就行了。至于疏通经络,正是“宗运生命学”的核心内容。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懂得阳气的特性。阳气,其实就是生命的实质,生活和命运的实现,靠的也是阳气。“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所讲的,就是阳气运行的基本规律,中华传统文化及其经典所共通的精髓和核心,也是阴阳二气的运动规律。

比如,十天干表示的,是人体精气运动所经过的十个主要中转站,十二地支代表的,是精气运动的基本路径。“甲”指脑心,“子”在脚踝,代表初阳、少阳、一阳初生,如老鼠打洞,表示气通。《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代表人的妄性,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如此厉害,代表的就是人体的阳气。

无论天地万物或是人,有空间才有阳气,空间就是生命的根源,所有经脉都是人体的空间,关乎生命的生长、发展和智慧。比如膀胱经通小脑,关乎聪明,儒家的躬身礼,就能够打开奇经八脉和膀胱经,是“我健康、我聪明、我懂事”的实证。

如果以上三个方面不能得到保障,有因必有果,等待我们的,必将是病凶、灾祸、过错、痛苦和困惑!所以,从生命的角度看,教育就是生发阳气、保护阳气、发挥阳气。因为生命的生长发挥,其实就是阳气的生长发挥,也是人生的潜能发挥,又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教育的基本遵循和使命,正如《易经·乾卦》所说:“亁,元亨利贞”;“大哉亁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保合大和,各正性命”;《列子·天瑞》所说:“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

相关文章

  • 生命教育学:引言

    中华文化宝藏《宗运生命学》之“序篇” 宇宙之中,浊阴之气凝聚,清阳之气发散,阴气凝质成形,阳气飘散界定,就生成了天...

  • 《课程的逻辑》(钟启泉著)引言读后感

    引言 初读《课程的逻辑》是从引言读起,一开篇笔者便开宗明义的做了“凯洛夫教育学时代宣告终结”的论断,让我心中触动...

  • 引言,引言

    “坐在阳台蓝色的小木头凳子上有的没的读那么几页书。秋天最后的风吹进来,居然是非常暖的,闭上眼睛深呼吸倒像是回到四五...

  • 引领

    1.儿童需要关于生命的教育,要教育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保护生命,交给学生爱护和保护生命的知识和方法,...

  • 《如何做最好的教师》读书笔记1

    一、教师要做学生的学生 引言:传统的教育学,没有一本不承认教育只是成人对于小孩之行动,这些洋...

  • 生命教育,我在思

    生命教育,可以拆分成生命和教育——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生命是能够自觉到自我成长的有机体,教育就是积极促成个体生命自觉...

  • 真研究中真生长——记新基础班队活动成长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中的信条十一是这样写的:教育学研究者,包括专业人员,教师和任何真诚投入者,其发展同样需要有生...

  • 20220620《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的几个核心概念梳理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的几个核心概念梳理 1.教育学循环:生命在劳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取成功,进而获得高度的...

  • 2022-12-25(学习截图)

    郝玉伟(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校长)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基于人的生命价值、生活价值和生产价值,构建...

  • 引言

    以下文章皆为原创 欢迎欣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命教育学:引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ok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