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小镇雾霭沉沉,天空中飘落着鹅毛般的雪花,空气异常的寒冷。生活在小镇的布莱克先生是城北码头的搬运工,他很喜欢天冷的时候到城中一家上层贵族才去得起的咖啡屋去喝咖啡,这是他唯一能消受得起的“奢侈品”了。他走进咖啡屋,坐到了一个很显眼的位置,他喜欢众星拱月的感觉,那是整个大厅的中央。一个圆桌配两把椅子,桌子是美式胡桃木制成的,深沉而典雅。咖啡很贵但很地道,一杯现磨的蓝山咖啡喝在嘴中,能让人仿佛感受到南美洲可可的丝滑与纯正。下午的阳光温暖而舒适,一杯咖啡再配上《夜的钢琴曲》,令人流连忘返,也使布莱克先生沉醉其中。
在这安雅的环境中陶醉,在陶醉中享受时光带来的乐趣。周围三三两两的坐客或交谈,或读书,再或是谈笑风生,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一种典雅带来的高贵与风度。只有他一个人享受着咖啡和四处张望。
这时他突然看见在他对面的椅子下有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是蓝色的。布莱克先生心中窃喜,可能是哪位顾客临走时掉落的吧。为了不让旁人发现这一“成果”,他用常人难以忍耐的姿势——把脚伸向对面压住宝石,但因腰部悬空且受力大一般人无法长时间坚持,但布莱克先生却一直等到周围人喝完离去,在这期间为使氛围不显尴尬他又时不时地叫了三杯咖啡,要知道一杯就要用光他一天的薪水。在这痛苦而又漫长的等待中,他的内心或许也有拾金不昧的想法,或许也有不为小利而做堂堂正正的人的想法,但最后利益胜利了。夜沉了,风雪中,布莱克的背影洒在雪地上,又冷又黑。
家中的炉火已经生起,炉火旁的布莱克把玩着宝石。宝石晶莹剔透,煞是好看。但这美好的时刻被一阵急促的门铃声而打断,布莱克藏好宝石,快步前去开门。原来是他的好朋友船厂维修工哈罗德。
“好久不见,今天的雪真大啊,老朋友”哈罗德说。
“是啊,快请进,进来暖暖,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布莱克一边关门一边说。
哈罗德进屋后摘掉围巾,边搓手边说:“船厂这两天停工,闲暇时余去咖啡屋享受时光,但不幸的是忘带钥匙了,只好到你这来了”。布莱克微笑着给哈罗德倒水说:“近些天可好”?哈罗德舒服地躺在沙发上回答说:“薪水还算够用,只不过下午喝咖啡时误失了一块蓝宝石,还好那是我从废弃的大衣上扣下来的”,哈罗德打趣地说道。这时布莱克“啊”地叫了一声,热水洒在了他的手上。布莱克用快速的语气说:“你是说下午喝咖啡时丢了一块蓝宝石?是在城中的那家咖啡店吗?”“是啊”哈罗德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随后两人简单地寒暄了几句后,布莱克把哈罗德打发走了。
布莱克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孤独而惆怅。他举起那颗宝石,宝石中的棱面把他映出了好几个人像,那其中或许有好的一面,或许有坏的一面,就看哪一面能反映真我了。好的一面或许很小但它也能体现宝石可贵的方面,坏的一面或许很大但它就像这枚宝石一文不值。
夜越发的黑了,炉火也渐渐熄灭了,但不知火中为何散发出一丝呛人的塑料味,令人费解。
作者注:布莱克在英文中音译“Black”意为黑色的、黑暗的;
《夜的钢琴曲》有很多小调,首首都是不同的心情,反映主人公抉择时的矛盾心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