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简晓
“妈妈,抱抱......”
“妈妈,我回来啦……”
“妈妈,我要那个裙子.......”
“妈.....”
“我走了......”
“妈,我要结婚了......”
“妈,我怀孕了......”
......
“妈,我想你......”
女孩子生性敏感,当女孩与女人遇到时,就会相爱相伤。
青春期的女孩,叛逆、漂亮、骄傲,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觉得自己无与伦比的与众不同,这样的女孩,遇上阅历丰富,经历过女孩所有的一切,早已云淡风轻的女人—妈妈,这样的两个女性在一起,两个人互相爱着、排斥着、矛盾着、伤害着。
青春,妈妈,爱我、不爱我最近刚看了《伯德小姐》,真不知道为什么翻译成这个名字,女主给自己取的名字:Lady Bird,直译鸟小姐,我觉得是女主太渴望离开生活的地方,想像小鸟一样有翅膀,想去哪就去哪。
这部是高中女生的故事,西尔莎·罗南主演,她在布鲁克林的表演让我印象深刻,这次出演这个女高中生,让这部很平凡的影片不平凡,成为奥斯卡大热的影片。
伯德小姐是一个一般家庭的女儿,渴望自由,向往去纽约上大学,渴望恋爱,探索性爱。
这部剧中,我更关注女儿与妈妈的关系,又近又远,又爱又恨。
和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妈妈一样,伯德的妈妈也爱絮絮叨叨:你为什么不能把东西都收拾好,你不可以去纽约,太危险,你穿这个裙子不好看,你还是太胖.....”
女儿和妈妈生来一对儿矛盾体,爱也是他俩,讨厌也是他俩。
青春期的女儿,总觉得妈妈不爱自己,对她挑三拣四,觉得妈妈嫉妒自己的年轻,觉得妈妈不希望她好,从不站在自己这边,总之她认为在妈妈眼里,她永远不够好。
伯德小姐为了出席男友家族感恩节聚会,妈妈带她买裙子,试了好几件,伯德说自己太胖,穿着都不好看,妈妈说让你少吃点,你还是吃,伯德从试衣间出来,看着妈妈:妈妈你爱我吗?妈妈:我当然爱你。
这一段,我很感概,我知道伯德只是希望妈妈说:你穿什么都好看!
来自妈妈的肯定,对于青春期女孩来说太重要了,不管在别人面前有多自信,在妈妈面前总显得不自信,伯德妈妈说:我希望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伯德:我现在就是最好的我。
伯德的眼神让我难忘,罗南演的太好了,完全一副渴望肯定的眼神。
青春,妈妈,爱我、不爱我剧中,妈妈对于女儿的男友态度,非常好,对于女儿的恋爱,不参与,男友来家里也欢迎,使得伯德很有主见,内心也很强大。
第一个男友是gay,伯德立刻分手,完全没有沉溺痛苦中,第二个男友说谎自己也是处男,事后不承认,伯德也决绝的离开,面对妈妈时,哭出来,过后就好了。
我喜欢这样的文艺片,平淡的叙述一个高中女生的成长故事,在这个成长抗争中,妈妈始终在旁边,也许是国外的环境更宽松、开放,妈妈即使参与女儿的成长,也是理智的,女儿也很独立。
我观察到的周围朋友、亲戚与女儿的关系,简直不忍直视,妈妈简直就是女儿的跟班、天敌。
有好多妈妈,对女儿的溺爱简直疯狂,要什么给什么,秉承女儿要富养,物质上极尽满足,完全不考虑自己家的经济状况。
女儿在家什么都不干,也什么都不会干,都那么大了,内裤还让妈妈洗。
就这样还不满意,无限制的索取妈妈的爱,践踏妈妈的爱,稍有不满意,就骂骂咧咧,扬言离开家,绝食,这都什么玩意。
我欣赏伯德小姐的妈妈,在伯德爸爸失业后,立刻就告诉伯德,让她体谅家里的不容易,让她做好自己的事情。
还有一种妈妈,对女儿放任自流,从不沟通,对于青春期的女儿,指指点点、骂骂咧咧,这样的女儿能不叛逆嘛?
好多女孩憎恨妈妈,就出去霍霍自己报复,恋爱、怀孕、堕胎、逃学,毁了。
现在很多有了女儿的妈妈,很怕在女儿青春期时不知如何沟通,怕女儿觉得不被爱,有怕被溺爱,分寸掌握的太难。
其实哪有那么难,换位一下,女儿很在乎妈妈,在乎妈妈对自己的想法,该夸就夸,该批就批。
真正能够把女儿当朋友的妈妈很少,更多的是以过来人的想法,干预女儿的学习、生活,其实当你这样插手时,女儿已经开始反感。
女孩子成熟的早,很小的时候,就有自己的主见了,随便插手,想让女儿按你的意思、你指的路走,很难,她会更叛逆。
尊重,在母女中真的很难做到,妈妈总是希望女儿变成她所想的人,是妈妈自己渴望成为的那种人,觉得女儿是自己的分身。
女儿不理解妈妈,那是天经地义的,有几个女儿在年轻时明白妈妈是如此无私的爱她,甚至瞧不起这个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妈妈,觉得她跟不上时代。
我记得我小时候妈妈带我买衣服,我选的她都说不好,我喜欢的都不给我买,就这样会一路逛一路撅着嘴,嘴上不敢说,心里默默流泪:妈妈根本不想给我买!
妈妈给我买的衣服都是她挑的,终于上大学了,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钱,开始买自己喜欢的衣服,慢慢发现我自己买的穿几次就不喜欢了,反而妈妈买的很长时间,质量也好。
现在的我,凡事,小事也会问问妈妈,本来也不用,可我发现每回问她,都特别开心,觉得自己还有分量,何乐不为,长大了,才知道,妈妈这么爱我,我也这么爱妈妈。
伯德小姐如愿到纽约上大学,妈妈把她放到机场就开车走了,妈妈的冷脸伯德很伤心,其实妈妈开了半路,哭着开回来,伯德已经起飞。
纽约的生活,新鲜、刺激、自由,伯德如鱼得水,过了一段时间,她开始想念家人,想念家乡的生活,一夜宿醉后,她打电话给爸爸:让他转告妈妈,很爱她,很想她!
女儿和妈妈之间,始终有一根隐形的线牵连着,母女连心是真的。
少女时期怀疑妈妈不爱自己,再长长,甚至到了自己生了孩子,才体会到妈妈的爱如此深。
妈妈的爱不像父爱那样深沉,妈妈的爱都浮于表面,都溢出来了,只是妈妈的爱都掺乎在唠叨中,怕女儿走弯路、错路,怕她被骗,怕她嫁错,怕她受苦,就想拽着女儿走,就像小时候扶着她练习走路一样,想让女儿成为更好的、更幸福的人。
高中女生,青春洋溢,哪怕外面是阴天,她的身上也散发着阳光,觉得自己美的不得了,对于任何插手自己事的人,都烦的要命,这时候妈妈过来唠唠叨叨,指手画脚,简直烦上天。
能把自己作为旁观者的妈妈太少了,如果在这个敏感时期,只把自己作为朋友,作为旁观者,静静的看着这朵花绽放,只要没有大错,放开手,让她自由的生长,也许母女的矛盾就不会那么深。
青春,妈妈,爱我、不爱我放手,是大多数母亲做不到的,妈妈们以自己独特的爱,对女儿大包大揽,穿什么裙子,梳什么发型,戴什么头花,配什么鞋子,你的坐姿怎么样,你的身材怎么样,无孔不入的干涉。
妈妈对女儿的讽刺,是最让人受不了的,在妈妈眼里,我怎么就那么不顺眼,为什么对我这挑剔,我穿什么都不好看,我喜欢的她都不喜欢,我笑,她让嘴巴笑点,我的兴趣,她说无用,我交男友,她说没眼光,我给她买的东西,她眼皮都不抬,我要离开她。
妈妈和女儿,妈妈把女儿当成分身,女儿觉得自己是从天而降的独立个体,两个人就拉锯扯锯,谁也不让谁。
青春期的女儿,让妈妈觉得怎么一下就长这么大了,那个听话黏人的小女孩哪去了,现在的女儿不再和自己说心事,更不愿意和妈妈一起出去,就想和朋友或自己待着,妈妈受不了了,通过百般挑剔引起女儿的注意。
再长长,女儿大了,经历过一些事,成熟了,出来远门,开始想念家,更多的想念妈妈,要是受了挫折,更加想念妈妈。
女儿大了,才知原来妈妈是如此的爱我,在她眼里除我无它,我也是这么爱妈妈,年龄增长,反而更加黏着妈妈,一天打好几个电话,没事就想和妈妈一起出去逛逛。
妈妈,女儿,相爱相伤,女儿的青春,妈妈希望她得到所有一切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