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六课  诸佛法藏(四)

第六课  诸佛法藏(四)

作者: mgsjty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00:16 被阅读72次

            《佛说无量寿经》直解
              第六课  诸佛法藏(四)
                妙果寺达照法师 直解
              二0一九年二月二十四日
            我们大家为什么要修行?就是因为我们的报身不圆满。我们的法身跟诸佛法身没有丝毫的区别,我们也在法身当中,或者说我们大家自性清净,是从来不需要改变的。清净法身不需要你修,你修来修去,清净法身因为不动摇,本自具足的,不需要修。但是不需要修,我们是不是就不修呢?不修你的果报就不行。我们现在是业报身,业报身也是报,佛是圆满报身也是报。那么,业报身到圆满报身需要经历多少的阶段?前面我们在学天台教理的时候给大家说,需要经过七十二个贤圣的位次。
          七十二贤圣的位次当中,实际上有开有合,在凡夫二十八层天二十八个位次加起来,就一百个位次。但是,大乘佛法在《华严经》中、《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它指出来的就是十信、十住、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五十二个位次,是我们所有大乘佛法都是共许的、共通的。那么在这里面,《无量寿经》它所指出来的五十二个佛的名号,就是代表了每个位次其实都是圆满的。那我们需要从每一个位次当中,一个位次一个位次地往上升进,一步一步地递进,直到业报身的所有业,全部消除干净了,叫“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我们大家的这个业报的身体,就有苦有乐,每个人福报不一样,你的果报身体也不一样。那么我们修什么呢?通过六度万行的修行,三皈,五戒,六度万行,就你种种的行为改造自己。你每改造一次,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圆满一点,再改造一次,再圆满一点,总共位次从你真正信佛开始。十信是:信、念、进、慧、定、不退、回向、护法、戒、愿、这十个信,十个信有位次升进的。
          那大家学教理的时候都要学习第一个就是信,就是当你觉得佛法就是你的生命,已经无法离开了。因为佛讲是生命的真相,你确信你存在在这个世间,你的生命一定是有真相的,只是我们明白的真相太少了,我们只是明白真相的一小部分。如果按照这个科学的话说,我们这个大脑,其实是开发的太少了,我们只开发的3%到5%,95%以上都没开发出来,那么按照这个数据,就是五十二个位次,就是把百分之百的大脑全部开发出来了。我们修行的过程,就是把这个大脑的开发程度一点点地递进。但是背后还有一层,大脑开发不是取决于你的大脑,因为人死了大脑就毁了,如果只是取决于大脑,那死了,是不是就不行了?不是!还是取决于大脑背后的这个能掌控大脑的指挥官,大脑只是一个指挥部。指挥部的机器有多好,那要看指挥官有多大的本事,指挥官就是我们的心。所以,所有的修行真正开始修了,落实在第一步就在你的心里。
            十信位的第一信,就是从你的内心开始的。你信不信不是嘴巴说的,不是你那个烧几炷香就算信,是你的心里是否有佛。大家如果心里有佛了,你就开始信了;心里没有佛,那就没有信。当然这个佛包括、自性清净的自性佛也包括在里面。所以这个信、念、进、定、不退,这个信,只有你信了以后,你才会念,如果你不信,你就不会念。大家来这里听法,一定是信了你才会来。信了,你才会念念要来,念念要去,要去念经,要去修行。如果信都不信,这第一个门就进不了。
            所以,我们后面看这个名号,每一个名号都有名号的功德,大家念一遍:“次有如来,名曰光远。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须弥天冠,次名须弥等曜,次名月色,次名正念,次名离垢,次名无著,次名龙天,次名夜光,次名安明顶,次名不动地,次名琉璃妙华,次名琉璃金色,次名金藏,次名炎光,次名炎根,次名地种,次名月像,次名日音,次名解脱华,次名庄严光明,次名海觉神通,次名水光,次名大香,次名离尘垢,次名舍厌意,次名宝炎,次名妙顶,次名勇立,次名功德持慧,次名蔽日月光,次名日月琉璃光,次名无上琉璃光,次名最上首,次名菩提华,次名月明,次名日光,次名华色王,次名水月光,次名除痴冥,次名度盖行,次名净信,次名善宿,次名威神,次名法慧,次名鸾音,次名狮子音,次名龙音,次名处世。如此诸佛,皆悉已过。”
            这段话就是“皆悉已过”。就是过去的久远劫,从光远佛开始,一直到处世。光远,光远佛的名号,这代表的是十信的第一信,第一信就叫信念进慧定不退,信心住,也叫信心。就是当我们对法有信心的时候,对真理有信心的时候,我们的光明就照耀的无量无边了。当你的生命没有信心的时候,你生命的光也就没有掉了,所以他用光源来开启,后面的每一个名称,都跟着这个五十二个位次的每个位次他的功德、他的修道、他的比喻、他的形状相对应的,由于时间关系呢,我不一一跟大家介绍,就是大家知道这个五十二个位次是五十二尊佛的名号。
            最后面说如此诸佛,皆悉已过。从我们现实的时间角度,这是过去久远劫,有经历了这么多的佛,他们也一一都成就,都度化众生,跟燃灯佛一样。
            那么从我们当下的、这个现实当下,这个佛全罗列出来的这个角度来说,事实上是佛站在圆满究竟的角度回顾往事,就知道过去经历了这么多的佛的位次。就像我们大家有一天成佛以后,回顾往事曾经在妙果寺学习过一样,这个回顾往事是我们从哪一年哪一天在哪里学习佛法,那佛他成道以后,过去久远劫的事情非常清楚的。释迦牟尼佛他讲到这个法藏比丘的时候,实际上成就阿弥陀佛法藏比丘的这样一件事情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要集合,集合十方所有佛的功德聚集在一起。
            所以有人说这个《阿弥陀经》啊,就是一部《华严经》,叫小本的华严,这个道理其实也从这个佛名这里可以体现出来。因为《华严经》讲一尘一刹一国土一世界,每尘每刹都是,叫“于一尘中尘数佛”。那每一个尘刹都是佛,所以我们在每一个修道的阶段,你当下已经是圆满的佛。我们当下每个人的当下已经是圆满的佛,但是我们自己并没有体会到这个圆满。你可能体会到了圆满的一小部分,比如说你在学佛之前可能觉得自己无可救药了,人生这么苦,然后学佛以后发现又打开了新的生命的方向了,又有光明了,内心又开始愉悦起来了,光亮起来了。就这个光亮起来的过程,就是你又认识自己的更深的一层了,你在修道的烦恼又断除了,又更高一层境界,又发现自己的生命还有更美的东西,还没有被开发出来,不停的开发,不停的成长,这就是五十二个位次。
            所以,五十二个位次是指过去所经历的佛,也是成佛以后回顾自己,自己生命曾经经历过的这么多的境界——五十二个境界。所以说如此诸佛,这么多佛皆悉已过、都已经过了!照理说如果佛给我们讲道理,只是讲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他也没必要讲这么多佛,他只告诉你,在过去世自在王干嘛干嘛就好了,干嘛要举这么多的佛呢?实际上佛这里面就有秘义——就是西方净土它是包含在一念当中就具足的!(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六课  诸佛法藏(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lc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