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六课  诸佛法藏(三)

第六课  诸佛法藏(三)

作者: mgsjty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00:13 被阅读98次

          《佛说无量寿经》直解
          第六课  诸佛法藏(三)
            妙果寺达照法师 直解
          二0一九年二月二十四日
        所以佛出世干什么?就是要“教化度脱无量众生”。
        这佛教是佛陀的教化。现在人的教育,“教育”这个词,还不如“教化”这个词更好。教育这个词,当然育是培育的意思,就好东西给你培育起来。就像种树一样,树栽在那里慢慢成长,这叫教育,教书育人,把一个无知的人变成有知,把一个烦恼的人变成一个不烦恼。当然,如果你教育一个人,知识给他了,他知识有了以后,他烦恼也越来越多了,这也是教育。所以这个“育”呢,不一定是真的好,因为他有可能把他的知识、境界或者是能力提高了,同时他的烦恼也提高了。
        没有知识的人干坏事还干的不会太多。那个知识分子要干坏事那真是吓人了。这世界那么多的原子弹、核武器、杀伤身心的武器,你看都是这些有知识的人发明出来,将来可能就伤害这个人类。这个“育”把好的培养起来了,坏的也跟着一起长大了。但是“化”就不一样了,教化是教育你,让你气质得到升华和变化,这个升华、变化就是好的开始变起来了,不好的萎缩下去了,这叫教化。
      那我们大家有没有得到佛陀的教化?从佛口生,从法化身,这叫教化。教化就是得到教育以后我有变化了,变得越来越好了,越来自己越喜欢了,这叫教化。
        所以我们过去看那个出家人,天天拿个钵,去托钵化缘。为什么叫化缘?化缘就是向你化缘这个饮食。你供养这个饮食之后,你的福报培养起来了,你懂得奉献,懂得布施了。你给一个出家人这样布施了,你给父母也学会布施了,然后你给你身边的人也学会奉献了,就这个人的气质,他的生命的状态开始得到变化了、得到提升,不再为自己在那里斤斤计较,也不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在那里生气、生烦恼了。所以这个教化,是去托钵化缘的时候,就有这个缘,他得到教化。
      所以这个托钵化缘,很像一个什么?很像一个要饭的。后来要饭的人,叫做什么?叫化子。那变成了喊叫的“叫”了,不是教育的“教”。实际上,这个比丘去托钵化缘的时候也是教化。但是那个教化子就是教育你,让你变化。不是大声地喊着,那我现在在这里大声喊着,你们也得变化了,我也变成要饭的,是“叫化子”,教化。
      那么佛他能够教育、化导、度脱,这个“度”就是超度,什么是超度呢?从此岸度到彼岸。人生在世犹如火灾、犹如苦海,就像苦海上的一叶孤舟,在风浪当中不知道方向在哪里,那么佛法就指明了我们生命的方向。尤其是我们大家学习净土法门,我们一定知道要往生西方净土,方向明确了,然后要再给你方法,信愿行三资粮具足,有空就念,多念一句佛,你就内心向往、就靠在极乐世界的彼岸。能够在死亡的时候,在老病死的时候,放下这一切烦恼,让自己手上的这串念珠成为自己生命终极的陪伴,每个念头都能够圆明、都能够明白、都能够圆满,所以这种度脱、这种陪伴就是度到彼岸,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所以叫“度脱”。
        为什么要脱?就是生病的人要脱离医院,脱离病苦;烦恼的人,脱离烦恼;愚痴的人,脱离愚痴;无知的状态,要脱离无知,所以叫“度脱”。如果你不度自己,不超度自己,不超越自己,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间、小小的牢笼里面,那我们的生命是很没有自由可言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这个五欲和六尘当中,一点一点地超度出来。有些人会为名被困,有些人为感情被困,有些人为一个家被困,有些人为一件事业被困,但是,你一个修行人对自己的生命有绝对尊重的时候,要从这些被困的框架里面,一个一个的把它超越出来,所以要超度。
        “度脱无量的众生,皆令得道”,走在正式的道上。因为六道众生,善恶对立,生成苦乐,无有穷尽,只有超越了六道轮回,得到了解脱道和菩提道的时候,这才是皆令得度。那么得到道之后呢,“乃取灭度”。如果没有道,没有出世间的道,我们是无法灭度的。我们现在如果是停留在贪嗔痴的烦恼中,你的道就是三恶道。
        所以在生活当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你一不小心,就会停留在三恶道里面。那我们说做好事、做好心、向上,向上你可能停留在三善道里。这一生会变得更好,来生可能也会变得更好,但是再来生就不好说了,因为你来生变得更好了,有权有势有地位了,你可能就恃才傲物了,一骄傲起来就开始去享受这个福报,就有可能变成贪污腐败,或者有可能你就只会享受,而不会再培福。有权位的人,很多人都不懂得培福。只是知道自己去享受,那等他福报享完了,再一生就不好说了。
        所以六道是靠不住的,那么只有寂灭涅槃,叫灭度,也是涅槃的意思。就当我们明白了心的本来面目,知道这个心是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明白了这个心,我们从现实的这种杂染烦恼的苦海里面超越出来。平时我们大家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我的家、我的旁边的一帮人,就是一小范围的这一撮人,以这些作为生命的所有内容,表现出来的就是这种各种焦虑、各种对立、各种人我。那么我们现在要想超度,要想灭度,灭什么呢?灭就灭掉我们心灵的时间、空间的局限,把你内心所有的局限、所有的框架把它灭掉,灭掉之后,要让自己的心,度到那个心的本来面目的这种涅槃道上。
        当你的心度到涅槃道上的时候,你就得度了。所以我们每天都可以得度,每秒钟都可以得度。当你妄想打起来的时候,你很烦恼,然后你一念切换过来——阿弥陀佛,马上得度!前念打妄想就是烦恼,后念念佛,你就已经得度了。但是那个得度是暂时的,你得度完了以后,你又退回来,还是烦恼,所以,我们就彼岸此岸到处跑。一念在彼岸,一念又到了此岸了。那我们真正到临终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你在当下,不用到死亡,在当下如果真看到你的心是不生不灭的,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你就已经是得度了。而且你已经知道你的心一定就已经在极乐世界,就不会再有生死烦恼,所以这个叫燃灯佛所有的教化。
        这个燃灯佛实际上,他所教化“皆......乃取灭度”的这段话,就告诉我们、点明了极乐净土是在清净法身的这个状态下展现出来的。清净法身是什么?是我们众生本来具足的,无相、无为、无造作,法身是明一切相,就是消灭一切世间的生灭相,所以它用这个“得到、灭度”来表明,就是四十二品无明破净,其实只是为证得四十二分法身。那清净法身,每个人自性本具,我们大家现在的清净法身跟诸佛的清净法身完全平等,无二无别。就是这个法身是前提,后面是千百亿化身,那么中间就是圆满报身。(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六课  诸佛法藏(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vt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