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462768/97977232c62c5b06.png)
红楼梦中论七窍玲珑当属林黛玉,论得体大方当属薛宝钗,论心狠毒辣当属王熙凤,论才华出众当属妙玉。
可若论放诞不羁,心直口快,天真单纯,没有城府,就属史湘云为首。
史湘云是贾母的内侄孙女,不比黛玉是外孙女,宝玉是亲孙子,迎探惜是亲孙女。可以说,史湘云虽然和史太君同一个姓,在贾府却是尴尬的存在。她在贾母心中的地位其实远不如其他同辈们的几位公子小姐。
红楼梦第二十回,湘云初次来贾府时没有特意装点,仅有一句"史大姑娘来了!"
可是从宝玉热络的态度以及迫不及待的反应,就可以看出贾宝玉从前和史湘云相识。
史湘云出场便笑口常开,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在贾府这个肃穆恭敬的地方带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感。
只可惜这样让人印象深刻的好姑娘,却是坚定的薛宝钗支持者,史湘云对金玉良缘未必有感觉,但对薛宝钗,却是坚定不移的支持态度。
记得那次好似是黛玉挑湘云的短处,二人笑闹间,湘云渐渐转移话头。
"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就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
黛玉那时不喜宝钗,自是不会对此同样有热络的反应,而是冷笑置之。
"我当是谁,原来是他!我那里敢挑他呢。"
宝玉见林妹妹生气,不等林黛玉说完便岔开话题。
两个姑娘第一次在对人的反应以及喜好上产生冲突,史湘云却没有激进矛盾,反而用逗趣的方式结束矛盾。
湘云笑道:"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的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厄"去。阿弥陀佛,那才现在我眼里!"
说的众人一笑,湘云忙抽身跑了。
由此可见,湘云的性格中也是有能缓和气氛的优点,湘云亦是头脑灵活,懂得随机应变。心直口快并不代表头脑简单。豪爽咬舌在湘云身上反而显得可爱,体现出不同其他小姐的大自在。
正因如此,贾母若有似无的对湘云表现出疏远的态度,因在贾母心里,看重黛玉更胜宝钗,从始至终都没有变。而湘云身为宝钗支持者,站错队伍,当然不可能过多获得贾母的喜爱。
湘云父母双亡,出身在富贵人家却没有过多体会到亲情以及生在富贵人家的好处。
湘云的酸楚,在原著很多地方都要体现。
贾府元宵节的时候,笑话讲完,要放炮,大家都在外面准备着。
贾母见大家准备好,情不自禁的一下子搂住黛玉,紧紧抱着不松开。
她怕黛玉被炮仗吓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62768/9951aeb39a0ae906.png)
这时的剧情很有意思。
薛姨妈最是擅长察言观色,又正好坐在史湘云身边,便学着贾母把史湘云也搂在怀里,十分慈爱。
谁知史湘云一下推开薛姨妈,直说不怕。
史湘云是不怕没错,从薛宝钗后来的言语中也能听出史湘云是敢放炮竹的人,又怎么会怕?不过史湘云作为缺爱的人,在大庭广众下被关爱为什么会拒绝?
首先肯定是对薛姨妈虚情假意的关心反感,她与薛姨妈并不熟悉,怎么会愿意被对方抱在怀里关心?再者此时湘云应该也是有些许嫉妒羡慕黛玉的,她同黛玉一般自幼父母双亡,只是她不似黛玉在人前哭泣,也不愿在人前哭泣,只会在人后默默难过。
但这并不代表湘云不在乎别人的关心疼爱,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下,湘云必定是十分酸的。
这里可以看出湘云亦是七窍玲珑,只是不过多的表现出来。
醉卧芍药裀是读者公认红楼梦最美四大场景之一,名不虚传。
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
看这场景多美,湘云素来都是这般大自在,看来最无拘无束,可这样的女子,竟然亦是满腹经纶的。
泉香而酒洌,是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名句。玉碗盛来琥珀光,是李白《客中行》中的一句。直饮到梅梢月上中的梅梢月上是古牌名。醉扶归,是曲牌名。却为宜会亲友。
只是酣睡时随口脱出的几句诗词便大有来头,可见史湘云饱读诗书。而史湘云美轮美奂的醉卧与叹为观止的才华更让我对这位女子生出油然而生的敬佩与喜爱。
过后的吃鹿肉,可谓名士真风流。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62768/297b16b301af18b6.png)
第四十九回,在"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背景下,曹雪芹描绘"脂粉香娃鹤腥啖膻"的场景。
湘云一边吃,一边说道:"我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若不是这鹿肉,今个儿断不能作诗。"
瞧瞧,这哪里是闺阁姑娘,分明就是豪迈男子,想来湘云的诗需要酒才有灵感,上次醉卧时脱口而出也不外如是。
黛玉和湘云后期是手拉手的好闺蜜,此时不由打趣。
黛玉笑道:"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
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儿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湘云自是不满这副说辞,她平生最厌恶嘴上说不喜欢,心里喜欢的不行,假清高的家伙。东西就要大口大口吃方好,日子就要痛快过才舒心。因此下意识反驳黛玉的话,尽显男子本色。
"真名士自风流。"可谓湘云的生活写照。这一番描写,也说明湘云对假里假气的厌恶以及对假名士的讽刺与憎恶,曹雪芹真可谓用心良苦。
史湘云的性格描述的差不多,接下来就是史湘云的情感路线。
关于这个,古往今来的各派学者都是众说纷纭,高鹗续写大致是史湘云最后嫁给官宦人家的公子卫若兰。可惜卫若兰生病,婚后身体每况日下,不久死亡,湘云守寡。
亦有人说史湘云是在贾府落魄时最后陪同宝玉走完人生的伴侣。这种说法的源头,就是前八十回拾到金麒麟。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62768/d86d389748566bd8.png)
湘云本来就是戴着一只小麒麟的,应该是雌麒麟,而宝玉后来又从清虚观张道士那里得到更大更辉煌的雄麒麟。宝玉一直留着要给湘云,却粗心弄掉了,恰巧被湘云的丫鬟翠缕捡到。
等到第三十二回,提到这件事,宝玉十分重视这只"失而复得"的麒麟,但湘云归还,他也就顺手接回,并未照原来的想法送给湘云佩戴或者收藏。
既如此,那缘何还会有伴侣一说?
因为这两只一大一小的金麒麟结合那几章的标题"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双星。"在过去时常被称作牛郎星与织女星双宿双飞的含义,又指恋人夫妇。因此,有人支持此处的"双星"应该是宝玉和湘云最后的结局。
可是我并不觉得这个猜想有道理,因为湘云和宝玉虽然比较亲厚,但是从未越过本分。且湘云的"爱哥哥"仅仅是因为口舌缘故,并无儿女私情。并且虽然两只麒麟相遇过,但湘云将麒麟归还,宝玉也就打消念头,自此再没想过送给湘云。
且在三十一回的最后,脂砚斋的批语曾经说过。
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线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因此我认为"双星"中另外一星,应该是卫若兰,红楼梦的同好们都知道曹雪芹是最擅长埋下伏笔,草蛇灰线的。
此刻真是可惜后四十回稿子迷失,让史湘云的故事增添许多神秘色彩。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向是吃饭的时候就吃药,典型的药罐子;薛宝钗也是生来带着一股奇怪的"热度"之症,当然,这多半也是心病,由于宝钗过于压抑自己作为青春姑娘的活力,一味追求传统封建女性,自己亦是身心俱疲。
史湘云看似很健康,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却也是带着"择席之病",不在自家床上便睡不着。
初时我觉得矫情,睡不好倒还算有情可原,可是睡不着就未免太过,睡觉是人的生理现象,即便在任何地方,人都不可能完全睡不着的。
每想起这时的她,就让我发觉,史湘云并没有我想的那么乐观开朗。
若要理解人,不能看在人前的她多么流光溢彩,起码不能只看人前的她。史湘云同林黛玉的家世相同,即便不会像黛玉那般闻风落泪,心底又怎会没有脆弱不堪的一面?
在寂静的深夜中,当白日的热闹与喧嚣全部戛然而止,当无人再会去注意她的神态模样,这个磊落豪爽的大丈夫,极少数表现出她身为女子本该有的细腻多思。
她本也可以像黛玉那般流露出些许脆弱,可她没有,她初时甚至厌烦黛玉,只因她觉得黛玉的态度消极,等于是放弃自己,放弃好好生活下去的机会,而湘云自然是不愿意那么做的。
由此她便把自己塑造成无可挑剔的豪爽性格,真男儿本色,几乎要抛却所有女子的特征,让自己尽情舒心的用自己的方式去对待世界的不公。
正因如此,我才会说,史湘云身上是有大自在的。
史湘云后期和林黛玉成为好姐妹时依旧没有让自己被林黛玉同化,而是让林黛玉被自己感化,也用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
"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像你那么心窄。"
在贾府没落前的那个中秋节,众人全都散去。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馆联诗。史湘云极赞“凹晶”,“凸碧"两个词。林黛玉却没有隐瞒,直接同史湘云说这两个字原是她拟的,谁知居然合贾政的眼缘,从此处看出,贾政也是非常有文采的。
到这时,史湘云才慢慢读懂林黛玉的孤独。史湘云联曰:寒塘渡鹤影。林黛玉联曰:冷月葬花魂。
在一起的两个人,未尝不是各有各的孤独。只是两人描述孤独的方式不尽相同,这样两个本该早就看懂对方的灵魂,此刻方才第一次真正交心,却也是最后一次。
这是林黛玉最后一次同她人联诗。
到此为止,我对史湘云的赏析全部结束,就我本人看来,湘云是大自在有智慧的女孩,同样也是心无城府,可爱可亲的女孩。
每当重温红楼梦时,我都忘不掉这个曾惊艳我眼球的姑娘,忍不住回看有她的剧情。
也希望各位同样支持红楼的同好们,如果看过我的文章,也请你们换个方向理解湘云。
毕竟,世人都有七情六欲。
网友评论
湘云是站在宝钗这一边的,不是特别确切,就像你后来描写的,湘云是能够体会到黛玉的孤独一样,这刚好和湘云站在宝钗这边有些许矛盾。
有很多描写都说到宝钗对湘云的帮助,以及湘云对宝钗的感恩,第二次诗社,以“菊”为题,宝钗就帮了湘云很大的忙。所以为了报恩,湘云必须在很大程度上表示对宝钗的支持,正所谓之投桃报李。
但是除去这些写在明面上的字,很大程度上湘云和黛玉关系也是很好的,她们年龄相仿,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很多时候都是可以感同身受的。所以,你后面也说了,她俩有一样的孤独。因此,湘云站在哪一面我觉得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她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女子。
还是那句话,红楼梦里的所有人注定都是悲剧,或大或小。
还有,最后一次和黛玉连诗,肯定不是第一次交心的,她俩说话,都是不饶人那种,但是,你仔细读她俩对话,你会发现,她俩很熟,不是一般的熟。
读了两篇,我都想赶快把红楼梦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