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瞅着春节越来越近,有娃的妈妈们开始陆续带娃回老家了吧,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讲真,妈妈们其实——都挺胆战心惊的吧,未知的状况太多,就像冒险闯关一样,全副武装,重装上阵,只要把娃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带回家就算功德圆满啦。
这份假期护孩攻略get起来~湾湾助妈妈美美回家探亲,平安过节过来,教你如何防火防盗防亲戚!
一、防火
这两年城市过年都在“禁炮”,虽然不少人觉得年味少了很多,但不得不说对于家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真是安全和消停了不少。
除了城市肯定免不了要放炮了,每年都能看到小孩子不慎炸伤的新闻,小宝宝妈妈还能紧紧搂在怀里,远离鞭炮,会跑会跳的孩子就怕自己没有安全意识,甚至可能造成危及生命的事故。
以前看新闻,说三个孩子贪玩把鞭炮扔到化粪池的窨井盖内,鞭炮引燃沼气发生爆炸,窨井盖瞬间弹出一米高,三个孩子被弹飞,其中一个小女孩直接掉到旁边也井盖也弹起的窨井中,好好的孩子就这么没了,太心痛了!
小贴士:
被炸伤的急救措施
如果被炸伤的部位是眼睛,任何按、压、揉、碰,可能都会对炸伤的眼睛造成进一步伤害,所以家长最好不要自己处理,而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
如果被炸伤的部位是皮肤,什么香灰、酱油、牙膏那些“偏方”烫伤药统统不要用,应尽快到医院进行处理,对已经掉下来的组织应正确保存,可用干净的布包起来,外面套塑料袋、橡胶手套等不透水材料,扎紧后放入冰块内。(绝对不能直接放在冰块里)
希望这个贴士家长们永远都用不上。
二、防盗
越是过节,越是人贩子蠢蠢欲动的时候。
昨天伴月湾的妈妈群里,就有一位妈妈分享了身边人的真实经历:
人贩子也太嚣张了,真当孩子旁边的家长是死的啊!
出门在外,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都可能会失去你的孩子:
当你和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大咧咧玩捉迷藏的时候;
当你背对着孩子在选购商品,和卖家讨价还价的时候;
当你拎着大包小包过安检的时候;
当你低着头沉迷玩手机,任由孩子在乱跑的时候;
......
小贴士:
流量大的公共场所的防拐注意事项
1.确保孩子在视线范围内,去人流量大的车站时,让孩子时刻在身边,小宝宝用使用背带或腰凳抱着孩子,大宝宝用防走失绳把自己跟孩子连在一起。
2.如果使用儿童推车,用安全带把宝宝固定在车上。
3.不要和陌生人透漏孩子的名字、生日、家人姓名、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4.拒绝一切陌生人帮忙抱孩子的提议。
5.如果遇到上图那种人贩子装熟,甚至贼喊做贼,周围人观望不敢帮忙的情况,不妨砸坏身边人的财物,尽可能闹大,吸引警察注意。
6.平日就注意孩子的防拐安全意识教育,懂得不透漏个人信息,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给的糖果玩具,知道向衣着什么样的人求助等等。
三、防“熊”亲戚
每次过年回家,都有想绝交的熊亲戚有木有!
看到可爱的宝宝,想逗两下很正常,做爸妈的也能理解,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些成年人能不能懂!点!事!知不知道啥叫分!寸!
每年都有不少可怜的孩子,就是因为这些熊大人而生病、残疾甚至失去生命,警钟敲的还不够多吗,非要敲到自己家孩子头上才知道吸取教训吗???
1.非要喂孩子喝酒
喝酒会导致孩子智障,癫痫,甚至死亡!
喝酒会导致孩子智障,癫痫,甚至死亡!
喝酒会导致孩子智障,癫痫,甚至死亡!
面子有孩子的健康重要吗?
有孩子的脑部发育重要吗?
有孩子的性命重要吗?
都没有!
敢有喂你孩子喝酒的,果断翻脸,QNMD!
2.瞎给孩子投食
真·投食啊,啥都敢给孩子瞎喂!
年糕、元宵等糯米类食物,孩子不好消化,甚至可能因为吞咽噎着孩子;
话梅等蜜饯添加剂太多,对宝宝有害无益,果核还可能卡住孩子气管;
花生等大颗坚果很容易卡主宝宝气管,加上家长普遍缺乏急救训练,弄不好危及孩子生命;
还有蜂蜜、生鱼片、半熟的牛排等,可能造成孩子腹泻。
不要想着过年开心就吃两口没关系,真把孩子折腾进医院了,谁还开心的起来。
对还在母乳期的宝宝,熊亲戚喂食不了就非得嘴贱:
这么大了还吃奶啊?
我爱给自己家孩子吃奶,我奶多,我高兴,你管着吗!
3.拉扯、抛接、乱亲孩子
伴月湾的妈妈群里,分享了一个因为飞沫和唾液传染疾病的真实案例
不过不让亲人亲吻宝宝,真实挺难的,就有妈妈分享了她不让婆婆亲孩子后,婆婆哭了一夜,跟儿子说媳妇嫌她脏的囧事。这种情况就可以用一些曲折的方法,比如借口孩子要吃奶了等理由把孩子抱回来。
不过像拔萝卜、飞高高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意外伤害的游戏,就要坚决的说“不”了。
3.不嘴贱不舒服斯基
“更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呀?”
“你妈走了,不要你了!”
“你不乖,你妈再生个小弟弟就不要你了。”
“你妈不跟你玩了。”
......
这种话我小时候听了不止一次,那时候给自己造成的不安、恐惧,以及不论自己回答什么都会换来大人哄堂大笑的“恐怖”记忆,现在居然还在我们下一代身上上演。
绝不放过这种拿孩子安全感开玩笑的混蛋!
4.逗弄宝宝的生殖器官
这个在男宝身上是重灾区,虽然这几年随着尿不湿的普及,孩子穿着开裆裤也不会把生殖器官裸露在外,但还是有不知道什么毛病的大人,非要这样逗小男孩:
“你是不是有小鸡鸡呀?小鸡鸡去哪儿啦?”
更有不要脸直接上手摸小宝宝的下体的,别看孩子小,这也是性骚扰!
别说当妈妈的玻璃心,我们真的承受不起孩子哪怕一丁点的伤害。
当然,那些喜欢“逗”孩子的长辈或许并没有恶意,但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请各位大过年的手下留情,科学的爱护孩子,多考虑孩子父母的心情,爱孩子、逗孩子,都请建立在确保孩子健康且尊重孩子的基础上。
获得孩子真正开心的笑容,才是“逗”孩子的最好方式啊。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