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窥《三体》之我见

作者: 行者无疆yy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22:26 被阅读4次

最近正在拜读刘慈欣的《三体》,至于看这本书的初衷,我想归功于网上铺天盖地的荐书帖比较合适。我始终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东西如果大家都说好,那它好的概率极大,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个论断,我自始至终就觉得是个悖论。尤其是用“往往”这个词,有时候真理确实站在少数人那一侧,但这是个低概率事件,如果站在统计学的角度看,真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众人说了算的。这也是广大政治生态中少数服从多数这个原则的科学性所在。

初窥《三体》之我见

刘慈欣,百度百科给他的定义是高级工程师,作家。一个作家能写出厉害的作品不足为奇,但如果作家只是他的副业那就让人啧啧称奇了。我们熟悉的《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三重门》的作者韩寒,还有今天这位刘慈欣,都是让人称奇的。刘慈欣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电厂当计算机工程师,根据推算他应该是带有事业编属性的体制内人物。而他在二十几岁时就开始往《科幻》杂志投稿,当然一开始总是被拒稿。直到36岁那一年,一篇《鲸歌》击溃了杂志社编辑们的心理防线,编辑们再也无力抗拒了,于是《鲸歌》成了刘慈欣初登舞台的处女作。

理工科毕业的学生写作会有得天独厚的一方面,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又熟悉一些深奥的基础理论和科技前沿,这让他们写起一些充满想象力的文章有时就像放虎归山,有时就像如鱼得水。当然,这都是以牺牲语言优美性的来的,文科生的语言功底不是一般人通过几篇文章就能获取的。所以,外界有人调侃刘慈欣的语文是物理老师教的一点都不稀奇。

初读《三体》,我也感受到刘慈欣的语言功底并非很扎实,写作技巧也并非无懈可击。比如写红岸基地那一篇,这个话题本来就很有神秘感,尤其是文革年代的深山老林里,这种充满吸引力的场景应该有些酣畅淋漓的剧情,而《三体》中这部分写的有点过于普通。这让我想起另一部小说《鬼吹灯》来,天下本物霸唱就是一个很会写作的人,小说刚开始提到民国时期的一个算命先生,民国和算命这两个话题都是带有神秘感的,而霸唱就将这种神秘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看后大呼过瘾,这方面《三体》稍显不足。

《三体》广受好评,即使存在一些不足,不知后事如何,且待娓娓看来。

相关文章

  • 初窥《三体》之我见

    最近正在拜读刘慈欣的《三体》,至于看这本书的初衷,我想归功于网上铺天盖地的荐书帖比较合适。我始终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

  • 关于react native和weex之我见

    关于react native和weex之我见 写在前面 我是一个主android开发,原生的ios开发也算是初窥门...

  • 《三体》之我见

    最近阅读小说《三体》,其中第一部第三章,谈到的射手假说与农场主假说让我印象相当深刻。书中是这样解释的: “射手”假...

  • MyBatis 初窥(三)

    MyBatis的工作流程 1.解析配置文件   对于MyBatis来说,我不知道你的数据库地址和账户啊,你要告诉我...

  • 《三体》之我见(十六)

    送一颗人类大脑去太空。 送一个探测器 面对外星人的侵略,人类在进行“面壁计划”的同时,还在进行着其它的战略尝试。其...

  • 初窥

    初窥世界的美好 白的风 白的肌肤 和盈盈一握的腰肢 在你的头发里 有一个蓝色大海的梦 蓝的帆船和蓝的浪花 自然是美...

  • 初窥

    这个积分管理项目已经到收尾的阶段了,感受良多。 对于错误处理这方面这周我的规划也更为清楚一些了。明天如果能够预期结...

  • spark学习(三)RDD初窥

    The main abstraction Spark provides is a resilient distri...

  • 初窥南京

    古鸡鸣寺门外,一条长满爬山虎的墙。 城墙下的绿植。 1912街区,没有什么能过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午后墙壁上斑...

  • 初窥HTTP

    要知道HTTP肯定要先知道WWW,下面我用思维导图来介绍下: 1,弄懂了上图的关系,接下来着重介绍HTTP。 先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窥《三体》之我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ci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