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回了趟农村的老家。进了腊月,街上的人渐渐多了。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们放寒假了,另一方面是外出打工一年了,惦记家里的父母亲,孩子们而匆匆回家的中年人。井台左边人家的围墙背着风,太阳直晒着。围墙下一些看上去有七八十岁,上了年纪的老者悠闲地晒着太阳。他们裹着厚厚的褪了色的各色棉衣,穿着肥厚的黑棉裤,头戴各式冬帽,脚穿厚厚的大头棉鞋。或自带塑料板凳坐着,或拣墙边上的青石随意坐着,也有的干脆席地而坐。闲扯着村中近曰来发生的大事小情。
听说东垴上四虎车祸死了。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说。唉!可惜了,这么一个好孩子,这么年轻就殁了!众人纷纷表示婉惜。
“唉!你们听说没?张六家昨天吵架了,吵得还挺凶!"一个刚到的老者神秘兮兮地说着。这老者矮胖胖的,戴着一顶淡灰色绒线帽,帽囗处已松懈了很多,细毛线也被磨得快化了,针线间缝隙很大。
“哟!普天知!”你怎知道的?
被称为“普天知"的老头说,我刚才路过他家门口听到的。现在还在吵,不信你们去看看!”
“为啥?”人群中有人问道。
“还不是因为他家那离婚的闺女!明天就二十二了,儿媳妇怕小姑子待在娘家过二十三对娘家人不好,让小姑子赶快找地方去躲两天,二十四再回来,小姑子却不走。张六老俩始终不吭不哈。”这老者继续着他的诉说。
这张六老俩也挺护己的,咱这里就这么个风俗,初一,十五,二十三出嫁的闺女不能在娘家过,他又不是不知道,就是偏心女儿。要我说,他老俩活该挨骂!儿媳妇骂得对!再怎么也不能坏了规矩吧?!
人群中一个稍年轻点的人说,“你说的那是老一套,现在都啥年代了还讲那迷信!现在的独生女那么多,离了婚暂时没去处的难道就不能在娘家过年了吗?”
“你说的是独生女,可张六家不是呀!有儿有女,为甚要护着女儿而让儿媳妇生气呢?”被称做“普天知"的老者继续着他的观点。
议论在进行着,有的说,这闺女就没志气,哪里还愁待两晚,非得在娘家门上搅和呢。就没个好闺蜜?有的说,旅店难道就不接纳她?还有的说,张六老俩是重女轻男!……议论还在进行着,谁也说不服谁!
我想起了去年的元宵节。年年城里的元宵节红红火火,霓虹灯闪闪烁烁。今年也如此,天幕刚刚拉上,远远近近的灯光渐次亮了起来。公园里各种节日灯交响辉映,锣鼓喧天。因景设灯,小桥流水,灯火点缀,妙不可言,各种灯造形各异,令人驻足。九曲黄河灯迷宫竞游都使游人流连忘返。置身灯火辉煌的境地,看到如织的游人,我想起了嫁到外村的三姐,她是不是正坐在电视机前围着火炉看电视呢?不行,我得叫她来,姊妹共游才有意思。
拔通电话盛情邀约,三姐欣然应允。一个小时后,三姐到了,姐妹相聚好高兴!赏灯很久,天色已晚,三姐肯定得随我住我家了。姐妹虽相距不远,但各忙自家事却联系不多,而今躺在床上无话不谈。谈到嫂子,竟然很后悔刚才只顾自己高兴,忘了叫嫂子一起去看灯了。长嫂如母嘛!且平时我们姑嫂的感情很不错,三姐一再叨叨,我说,明天咱们一定去看嫂子!
十五的早上,我们早早起床,收拾完毕,三姐说“我早点回吧,回去好给家里人做饭。"见一再挽留不住。我说:“咱们去嫂子家看看嫂子你再走。″
敲开嫂子家门,嫂子,侄子,侄媳热情接待了我们。又是让坐,又是倒水,我们坐下来聊家常,谈见闻,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们起身告辞。嫂子一家人竭力挽留,见留不住,又热情相送。
十六了,三姐打来电话说,“妹,咱们昨天只顾自己高兴了,忘了昨天十五的规距了,们犯戒了!"噢!我猛一个激棂,拍着脑袋说:“呀!忘了,真忘了!怎办?”三姐说:“唉!已去过了,收也收不回来了,等见了嫂子再说吧!"
以前老人活着的时侯,我们总是严守各种规距,现在我们竟然犯了这等糊涂事。不行,我离得近,今天也敢到嫂子家了,我得先负荆请罪。马上穿衣出门。
敲开嫂子家的门。嫂子似乎明白我的来意,笑着说“快坐下!"我说:“嫂子,我是替我姐和我给你赔不是来了!"嫂子说:“嫂子不嫌,谁也不能嫌!″嫂子俨然一家之主。侄媳说:“都什么年代了,你们还讲究这个!″听了她们婆媳的话,我心里暖融融的,当即打电话告诉了三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