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日1000字我们爱写日记每天写1000字
以「目标为导向」的习惯养成策略为什么常常会失败?

以「目标为导向」的习惯养成策略为什么常常会失败?

作者: 鹿非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22:59 被阅读5次

    2019年2月21日 - 星期四 - 雨 🌧

    「日更」Day 40 - Reading Log: The Surprising Power of Atomic Habits - Part Two (Atomic Habits: Tiny Changes, Remarkable Results 章节一 · 第二部分)


    🍞 面包屑

    最近一直在听台大欧丽娟老师的《红楼梦》公开课,对宝黛之间的爱情故事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印象最深的那条,是「门当户对」。曹雪芹安排黛玉幼年进入贾府,与宝玉同吃同睡、同进同出,青梅竹马相伴长大,手足之情悄然化为隐秘深沉的爱恋。心意相通、生活习惯相近,若他们真能结合,婚姻自然稳固长久。回看现代人之间的爱情,虽说多了许多自由选择的成分在里面,但最终我们选择的,仍旧常常是属于自己特定小圈子内的某个人。

    除了引用社会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外,欧在课上还讲述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案例作为补充。从这个视角出发,回顾自己的恋爱经历,真有种一针戳中要害的感受。于是自然就带着这样的观念读 The Rosie Project 了🤷‍♀️。全书过半,Rosie 的真实身份揭晓,不禁感叹:难怪这两人能相互吸引!这哪里是非主流酒吧女与大学教授之间啼笑皆非的搞怪故事,明明是两个同样聪颖骄傲却又孤独的有趣灵魂之间的碰撞!Nice!门当户对👏

    大概是因为年纪慢慢长起来了,所以连看小说都会下意识从人文理论层面出发,推敲虚构故事中的情节是否合情合理🤦‍♀️?嗯......反正是种新的阅读视角哇 ╮(╯_╰)╭

    📚 正文分割线


    今天接着讲 James Clear 的 Atomic Habits 第一章的内容。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的话:实现理想的最佳途径(拥有好身材 / 一份成功的事业 / 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与朋友 / 变得更幸福等等)是以终为始,设立一个个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小目标,通过不断实现这些目标,最终达到成功。嗯,超有道理的是不是?可回过头仔细一想,那些曾经定下的目标、写好的清单,有多少是真正实现了的,又有多少是中途就早早放弃的呢?

    我们希望实现的理想本身,与那一个个小目标之间,真的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吗?如果不是,我们又该依靠什么来激励自己持续行动,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系统方案」(原文为 System,此处为笔者依照自己的阅读感悟所做的意译。)与我们为了实现理想所设立的一个个具体的「目标」(goals)不同,「系统方案」(system)才是那个真正能够帮助我们达成所愿的工具与路径。

    Goals VS Systems(图片来自网络)

    举些例子🌰:

    * 如果你是一位教练,你的「目标」或许是带领团队赢得某场比赛的冠军。而你所依赖的「系统方案」,则包括招募运动员🏃、管理教练团队、组织监督日常训练等。

    * 如果你是一位企业家,你的「目标」或许是成为💰亿万富翁。但你所依赖的「系统方案」,会是分析评价产品理念、募集员工、参与并赢得市场竞争等。

    * 如果你是一位音乐家, 你的「目标」或许是创作一部新作品。而你所依赖的「系统方案」,是将作品拆分为不同的小节、依照难度加强练习,收集听众与其他专业人士的反馈并积极反思。

    一个有趣的问题出现了:如果将你的目标完全丢在一旁不加考虑,仅仅是依照「系统方案」持续行动,你还能成功么?说的具体点,如果你是某只球队的教练,抛开在下一赛季赢得冠军的目标,仅仅专注于球员的日常训练,你带领的球队还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么?答案是肯定的。

    对于任何一个职业运动员而言,冲击冠军🏆当然是首要目标。可他若是整场比赛都紧盯着记分牌看,他还能专注比拼、获得成功么?要赢,就得每天都比过去的自己精进一分。实力上来了,赢取积分只是顺便的事儿。其他领域亦是如此,忘了那些目标吧,真正重要的,是指导你日常行动的那个『系统方案』

    当然啦,作者这么说,并不代表「设定目标」就是全然无用的。定目标不仅有效,好的目标还能帮我们明确行动的具体方向。但,「有效」并不意味着「有效率」。相比「目标」,一个适合自己的「系统方案」能帮助你快速进步。若你不好好设计这个系统,却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在定目标与列清单上,问题就来了。

    #1:成功者与失败者通常有着相同的目标

    人们常犯的认知偏误中有一条叫做「幸存者偏差」,指的是过分关注于目前人或物“幸存了某些经历”然而往往忽略了不在视界内或无法幸存这些事件的人或物(摘自维基百科)。举个通俗的例子,如果你向一位高龄“老烟枪”讨教长寿经验,顺便告诉他吸烟有害健康,劝他别吸了。他八成会反对:若是吸烟真的有害健康,自己怎么能好端端活到现在呢?可见吸烟不仅无害,甚至还于身体有益。

    可是,还有许许多多因为长期吸烟🚬而导致肺癌或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他们早早就过世了,无法站在这位“老烟枪”面前现身说法,驳斥他的论断。在定目标这件事上,亦是如此。成功者们永远是少数,他们得偿所愿实现了自己当初定下的宏伟目标。站在山巅回首来时路,问鼎的雄心自然是激励他们不断奋斗、获得成功的要素之一,可对于其他那些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因素呢?

    每位参与竞技的运动员都梦想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夺取金牌,每个求职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如愿获得高薪岗位。既然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目标本身,就不是让成功者得以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结合昨日所提🇬🇧英国国家单车协会的案例,帮助他们拿下环法自行车赛冠军的,不是他们夺冠的目标与雄心(这个目标自协会成立起就一直在那儿),而是教练所采用的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系统训练与提升方案」。

    #2:目标的达成仅仅意味着暂时性的改变

    张宏杰在《曾国藩传》里调侃咸丰皇帝,说他只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丝毫不懂战略布局。船长在课上带着大家读《联邦党人文集》,分析文章时说到了经典的「Cause - Effect」结构。

    咸丰朝时剿灭太平天国,需要先攻克长江中下游的几座重要城市,掌握长江这条军事运输线,使得他们无法将各省资源整合在一起,以「伐其根本」(太平天国得以昌盛的原因);而非派兵强攻地势险要、城墙坚固且设防严密的南京以「剪其枝叶」(对于蔓延在长江中下游的整体来说,南京并不是其中最重要的点。定都南京只是太平天国强盛后的一种表现)。

    说得简单点,对于一个既有的问题,要么灭其根源(cause),要么消除其影响(effect)。清除了根源,自然也就消除了其影响,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这世上的事,不是所有都能连根拔起的,对于无法根除原因的那些,就只能尽力控制其影响了(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此处暂时不展开)。

    回到习惯培养的话题,设想一下,如果你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拥有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于是在某个午后,你撸起袖子擦桌扫地规整衣物,将原本凌乱的房间收拾的一尘不染。目标达成✅,然后呢?你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继续我行我素,东塞一件衣服、西丢一本书,用不了一周,房间又是一团糟。于是你心想:得再抽个时间好好收拾屋子了,等心情好的时候再说吧......

    可如果,你从此养成了及时清理的习惯,每样物品都有相对固定的摆放位置和存储空间,东西用完了立马归位,哪里有污渍了立马打扫,你的房间还会乱吗?

    某个具体目标的达成通常只意味着暂时性的改变。在保持房间清洁这个例子里,间歇性地大扫除只能暂时消除「乱」这个表象,只有借助良好的「收纳与清洁系统」,才能清除「乱」的根源。别再只盯着表象看啦,好好挖掘问题的根源,然后借助「系统方案」的力量,彻底改善局面吧😊。

    #3:目标会限制你的快乐

    在设定了某个具体的目标之后,我们似乎就进入了二选一的境地:达成目标获得快乐与成就感 VS 挑战失败体验悲伤与失落。但,真的只存在这两个选择吗?与其单纯从结果出发评价成败得失,不如着眼「系统」珍惜每天的提高与进步。如果那个「系统方案」运转良好,点滴积累促成积极改变,那么,为何不好好享受这个过程呢?

    图片来自网络

    #4:短期目标 VS 长远发展

    很多立志减肥的人在达到既定目标之后又回归原本的饮食习惯,放弃运动逐渐胖了回去,直到某天捏着腰间的赘肉发誓要重新减肥。运动员们为长跑训练数月,比赛时冲过终点线却突然失去了继续锻炼的动力。目标的设立与达成容易让人陷于一时的成功而忽略了目标背后的大图景。

    以很多人喜欢参加的「21天XX打卡训练营」为例,打卡周期结束之后,你还在继续坚持吗?至少我是没有......直到偶然发现这本书,惊觉之前以「具体目标为导向」的策略原来基本不管用,习惯的培养其实不关乎目标的达成,而是在于「你究竟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跳出具体的目标,好好审视一番人生的大图景吧!通过长足的进步不断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不是么?


    参考书目:James Clear. “Atomic Habits: Tiny Changes, Remarkable Results.”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目标为导向」的习惯养成策略为什么常常会失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jl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