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446-466

作者: 文昌许珊珊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22:59 被阅读0次

读书分享:446-466页

有效隔离的要点:

一,在行为改变技术上,以2-12岁儿童或智能不足青少年为主。

二,隔离的目的在于减少某些偏差行为的出现,在应用隔离策略时,应明确指出你不希望看到而必须改变的不良行为,比如攻击性、坏脾气、危险动作、警告无效等一些情节轻微的毛病,而情绪问题、安全感问题、忘记做一些事情或具有严重或危险性的过错行为不可使用。

三,隔离地点应视孩子年龄而异,适合选择让孩子感觉无聊且没有任何可玩儿的地点,同时要保证地点对孩子来说是安全有效的。注意不要选择让孩子感到恐惧的地点,否则可能产生心理问题,想起来有一次把女儿自己反锁在卧室里,孩子当时或许剩下的只是恐惧了吧。因此隔离方式选择也要慎重。如果孩子缺乏自律,不如相信孩子或一起和孩子想方法,怎样做能锻炼孩子的自制力。

四、隔离方式的选择要慎重,不仅要重视行为后效,还要注重个别差异,即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而定。常规鉴于平时。听了艳培的课以及看了这个案例,发现自己在对孩子的行为塑造上有时采用方式不对,早发现比晚发现好,今后会继续改正。

五、当不良行为实施时应立刻隔离,时间第一次5-10分钟,隔离后必须和孩子做事后讨论,让孩子明白为何隔离。对于不良行为有改正的孩子,要适当给予关爱。

相关文章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446-466

    读书分享:446-466页 有效隔离的要点: 一,在行为改变技术上,以2-12岁儿童或智能不足青少年为主。 二,隔...

  • 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

    100-120 运用增强行为时,所拟于增强的行为是特殊性行为而非普遍性行为,要可观察、可测量、可预期,当学童行为表...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连锁反应事实上就是指刺激-反应的连锁,刺激-反应的连结就是行为,因此,所谓刺激-反应的连锁,事实上就是指行为的连锁...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行为塑造正用在家庭方面的应用。 1、应用在语言学习上。语言学习不仅需要认知与思考,而且也需要练习与尝试。有少数儿童...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21-40 今天看了绪论的剩余部分,对这本书也有了初步的理解。行为的发生是由环境引起的,个体会影响环境,同时环境也...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一,善用躲避制约优于逃避制约。二躲避制约的应用以逃避制约的建立为先决条件。三制约惩罚物必须是很急切的惩罚。四逃脱及...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影响正增强的因素: 1、行为的特殊性。特殊性包括可观察、可测量、可预期效果。 2、增强物的选择。增强物不仅因人而异...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80-100 今日看了正增强不仅可以塑造良好行为,也可以促进不良行为的改善。同时也知道了不是每项活动都适合正增强,...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渐隐原理应用在认字阅读和数学上 教野童认字,仓颉造字都有渐隐原理。我们在教孩子认字的时候往往是直接拿过一个字来。来...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影响渐隐技术效果的因素:1.目标刺激控制的适宜性。2.最初刺激控制的适当性。3.实施步骤的可行性。 家庭方面的误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446-46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of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