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沟通&写作读书阅读写作
从“不善表达”,到做出“令人难以拒绝”的提案

从“不善表达”,到做出“令人难以拒绝”的提案

作者: 颜熹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20:11 被阅读2次

    先说一下上周发生的一件糗事,在一个常去的群里,想跟群主咨询一个问题。

    事前考虑再三,斟字酌句半天,最终说出来的话,还是让对方一头雾水:“亲,你想说的是什么?”

    说的话能不能让别人听懂,在于你是不是善于表达,语言的逻辑是不是合理。

    “不善于表达”,其实就是不知道说什么,有时候是头脑一片空白,更多时候是脑中装的东西太多,想到一点说一点,没有办法充分表达。

    逻辑合理与否是由对方判断的,真正懂逻辑的人可以让任何人都能听懂自己的意思。

    手头的这本《精准表达》这样定义“合理的逻辑”。

    所以,不要再以“你不懂”做借口了。有些人以为自己很有逻辑,没有办法和没有逻辑的人沟通,实际上意味着:他们自己就缺乏逻辑。

    《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主要讨论的是,在商务活动中让一份提案顺利通过的方法。

    “逻辑思考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书中所指的“书面的沟通技巧”,还包括“验证假说”、“设计会议”、“制作商务文本”这三个方面。

    作者高田贵久是一名职业咨询顾问,在工作中提交过无数的方案,掌握了一套让方案快速得到认可的技巧。在多年的企业咨询工作中,他得到的最大感悟就是,企业很多问题的根源就是沟通问题。

    我们有时候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做出来的方案,被领导砍掉大半,更惨的是被一票否决。肯定伤心难过,难免怀疑人生。

    这个时候,首先要调整的就是自己的心态,提前做好不通过的心理准备,接受方案不被通过的事实。

    就像书里社长对下属说的那句话:

    努力让通不过的方案通过,就是方案的价值啊。

    事实上,生活中提案无处不在,小到过年的旅行计划,大到一个公司是不是该转型,开展其他业务。我们经常会对他人提方案,也会接受他人的提案。

    掌握如下两方面能力,帮我们制定“一份打动人心的方案”,用在需要表达的任何场景。

    逻辑表达能力

    逻辑就是把想说的话合理组织起来,让人能听懂和明白,即使对方和你是不同的背景和立场。

    说起逻辑,我们从小学到的就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不是已经有些头晕?在这里可以暂时放一下。

    作者提出了能让人更好理解的“纵向逻辑”和“横向逻辑”两个概念。

    纵向逻辑不清晰,听的人会说:“真的是这样吗?”,而横向逻辑不清晰,听众会提出:“仅仅如此吗?”

    当有人质疑:“真的是这样吗?”,说明我们没有说清楚话里面的因果关系。比如:“下雪,木桶就会大卖” 。这样的逻辑就太跳跃,让人摸不着头脑。

    纵向逻辑薄弱的原因——

    1.想当然地以为我脑海中的“A”就是对方理解的“A”,没有顾及到他人经历和价值观和我的不同。

    2.“A”太“笼统”。尤其是在自己陌生的领域,“以偏概全”,容易被行业内人士质疑。

    3.A一定能推导出B吗?是偶然事件,还是必然如此?比如“一件商品价廉物美,就一定会大卖吗?”如果是被放在一个无人造访的商店里呢?

    还需要考虑的一种情况是,同样一句话,有的人一看就明白,有的人却需要跟他详细解释。如何平衡“啰嗦”和“没讲清楚”,也是一门学问。

    而当有人质疑:“仅仅如此吗?”说明我们想问题不够全面。

    横向逻辑薄弱的原因——

    1.语言层次感不同,会造成一种“扭曲的状态”。原因就是说话人和听话人的“立场”和“切入点”不同。

    比如第三方咨询公司一直在讲公司的“成长态势”,而销售部门却在说“顾客需求”,说话就不在一个平面上。

    做到以下两点可以解决: 确定对方站在什么“立场”上; 确定对方设想的是什么场景。

    2.遗漏。

    考虑问题不全面。避免遗漏的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架构,市面上有很多现有的模式可以套用,但是最值得推荐的,还是加入自己的思考后形成的新模式,

    在可见的世界的基础上,发挥“六维”的想象力,加入“想象时间的流动”,“信息等物质的流动”,“人们的心情”这三点重要的因素。

    3.重复。

    如果是复杂的概念,可以利用“MECE模型”来进行“消除重复”。

    纵向逻辑和横向逻辑,合理有序地组织在一起,最终形成坚固的“金字塔结构”——让人难以质疑的完美逻辑


    验证假说能力

    一份逻辑正确清晰的提案,不等于会通过。

    一味在逻辑层面上解释,只会让人觉得你“不带耳朵”,并且“强词夺理”。

    举一个房产中介的例子:

    一位顾客准备搬家,找到了房产中介。如果接待人员只是在一味强调:房屋A周边环境好,生活特别方便,看似好像面面俱到,但是顾客会渐渐不耐烦。

    这个时候,顾客提出:“如果我选择坐公交车,从A到公司每天的通勤时间是多少,跟做地铁出行相比呢?”这样的问题。

    由于没有事先调查,接待人员一时不知所措,或者只能模模糊糊,搪塞一下了事。

    所以,需要事先尽可能考虑到所有的细节,具备对“对方的问题做出回答”的能力——

    1.明确对方的目的,“push”对方做出决断。

    商务谈判不是牢骚大会,也不是号召大会,结束语中要加入“行动”。同时,又要“带着耳朵”,理解对方的要求。

    上面的例子中,第一次会谈中就要明确这位顾客的目的是:搬到离公司近的地方居住。

    2.针对对方的问题,回答要点。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他的要求,运用“横向思维”,提供对方原来不知道的新论点。

    比如中介这样说:“如果住在A所在的区域,有两条地铁线路可供选择。即使一条线路在上班高峰期暂停行驶,还可以选择另一条”。

    这是顾客原来不知道的,这个新观点就会影响他最后的决断。

    3.在明确哪些是要点后,就要“构建假设”,提出ABC选项。

    “离车站近”,“开车路上不会拥堵”,“地铁线路多”,“等车耗时较短”……这些都可以用作扩大假说的范围,来启发顾客思考。

    4.逻辑上是合理的,那么实际呢?所以“假说”还需要“验证”。

    “验证”过程中,值得确信的依据包括:客观数据、一手资料和第三方意见。

    不要用“多、少”;

    不要听说、直接用报道,要和当事人确认;

    多听外部人员的意见;

    数据要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参照。

    5.基于这些收集来的信息,提出意见。

    “房屋A是现阶段顾客的最佳选择(也有可能不是)。”

    事实上,没有100%完美的答案,只能根据现有的已知的条件,做出判断。

    但是,哪怕是获得20%有益的“启发”,就能推动事情的进展。

    到此为止,一份“合理表达”的提案就完成了。

    本书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说服别人。尽管不是所有的场景下,都需要提交这么复杂的方案,有些事可能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

    但是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或者是筹备一场复杂的活动中,把口头沟通转化成书面资料,能让沟通更高效。

    提交方案不仅是一项企业培训必需的技能。

    《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时间内打动人心》一书中,提到的两大关键技能,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应用到身边的所有场合,包括学校、家庭和团体中。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行动了。

    想好“过年去哪玩了吗?”把书中这些技能,试着用在你的“家庭旅行”提案中,去打动你的家人吧!或许能成为你“善于表达”的成功案例。

    作者:颜熹

    图片:pinterst

    ▼▽ ▼▽

    公众号:南书房的小日子

    “阅读享乐主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不善表达”,到做出“令人难以拒绝”的提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ivcqtx.html